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持咒常识与注意事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0: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持咒常识与注意事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持咒常识与注意事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持咒常识与注意事项

  持咒的要领及回向

  摘录《解惑录一》耕云先生讲述。

  问:持咒如何持才是正确?要不要回向?

  答:持咒可以消业障。启发内心的光明。咒又叫总持。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浓缩成几个字。是佛法的总纲。

  持咒要领。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识的神秘。佛法是超功利的。一切无求。你所得到的远比你所求、所想像的多得多。第二、持咒之前先调心。没有杂念和妄想。也不求什么。只为朝向发掘真我、追求真实、认识自己而持诵。这是真正的持诵。真正的发心。

  至于要不要回向?回向不回向都没有关系。回向是一种愿力。我们的心一念三千。愿力可以改变周边环境。可以改变自我。由凡夫修成佛是由于愿力。密宗有活佛转世。也是愿力的实现。绝非迷信。回向很好。为某事而回向。为众生

佛学常识pdf下载

而回向。为世界和平回向。为国泰民安回向。这都很好。你如果不回向。也不会落空。正因得正果嘛!

  持咒、参禅、观心都是修行者很好的方便法门。但是要打成一片。有空就提起。坐公车、火车、骑机车……都可以念。可以默念。也可以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金刚念。

  持咒的威力不在咒的本身。它只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你心灵的无尽藏。持任何一个咒。功德都是一样。咒愈短愈好。文殊菩萨有‘一字咒’。咒有一个字、二个字、十个字、二十个字的。再多就不顶好。有些咒很长。其实它的本文只有几个字。持的时间、地点都无限制。睡觉可以持。上厕所也可以持。只要默念、不出声就可以了。

  (本站建议:对于初学来说。还是坚持如理如法的回向为上。这样会更稳妥些!回向文请参阅相关文章:常用回向偈、回向文。此外再提醒初学。修学佛法任何一个法门。一定要在发菩提心、自度度他的基础之上。努力修持。才能感得殊胜果报。即耕云先生所说的“正因得正果”。感谢瑞笛师兄的建议。)

  咒──叫你不起分别心

  摘录于《解惑录二》耕云先生讲述。

  咒──叫你不起分别心──破除人的邪见

  问:诵经与持咒有何不同?为什么咒是以梵音来发音。而经文是以翻译音来发音?恭请开示。

  答:诵经持咒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人的不同而有差别。咒就是总持。就是一心。就是真心。一心就是一念不生。就叫大总持。咒只发音。如果把意思注释出来。那你就生心了。最简单的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尼──升起大宝。巴米──莲花。吽──破碎。咒不是不可以翻译。大悲咒都可以翻译。但是翻译以后。心就不容易统一了。使持诵的人不易到达念而无念。佛法入门是以无念为开始。而佛法的究竟就是不二法门。真正的无念就是有念啊!真正有念也是无念。

  陀罗尼就是‘咒’(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与真言。三者都指的是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你固然是不懂。但是‘经’你也未必能懂啊!经上讲什么?不知道。你说:我懂得意思。你所懂得的意思跟实在的法有差距。所以经咒没什么区别。咒的意思叫你不起分别心。而经的意思叫你破除邪见。各有功德。

  持咒常识问答简选

  摘录于《古农佛学答问》范古农居士主答。

  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譬如房屋子褊小。无净室可念。可通融在家念否。白衣咒家中念有妨碍否。又白衣咒前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或云须每卷念三遍。或云只须开首念三遍拜三拜。众莫能决。究应如何念法。请示知。

  答:在家诵念。若无净室。可于念时闭目端坐作想。离身四周空旷

佛学入门佛学常识

无物。只有佛像香烛。俨同净室。作想后勿开目。而即念诵。可无妨矣。念毕。作佛去想。仍想四周空旷无物。乃开目下座。称菩萨名三称三拜但首末行之可矣。不必每遍如此。

  问:大悲咒于每日正课持诵之外。不拘行住坐卧。随时默念可否。请教。

  答:极可。

  问:大悲咒净水能治百病。未悉念此咒多少方有效。

  答:须预念十万遍。然后对水念廿一遍。或七遍五遍。均可

佛学常识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问:持诵一切经咒。须要洁净志诚。而准提咒咒头有稽首皈依苏悉帝。头而顶礼七俱胝。然则此咒比别种经咒。更加洁净志诚。而佛云不拣净秽。是何意义。

  答:此系准提佛母本愿。大悲度生之果。至于敬礼之偈。修者自当诚敬。非谓不拣净秽。便可放肆也。

  问:去年底曾结印持准提咒弥月。承知识指教。称无师盗法。实有大碍。遂不复敢结印。然实不忍弃咒也。今行住坐卧绵密不断。除念佛外。每日多至万遍以上。如此既不复结印矣。尚有碍否。

  答:如此一心持咒。决无妨碍。

  问:年来家道不幸。人亡财破。颇自疑此乃持准提之故。欲罢之而心不忍。请智者决之。(岂盗法之后。若欲悔过。当印咒俱弃耶。然自疑决无此理也。)

  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岂容因此退转。而降于魔耶。

  问:后学以念佛求生为主。会中常习大乘

佛学常识在线

经典。如楞严咒最难学。不学有碍会规。学则颇觉困难。请示。

  答:楞严咒效力广大。可耐心学诵。一时不能学全。应分段学。最后“多侄他”下八句是咒心。未能全诵时。单诵此咒心可也。

  问:滇城前年有一比丘。教予专持秽迹金刚神咒。咒共四十三字。念满四十万遍。即可得缩地分身变化。及种种神通。随意所欲。先对佛前发愿。方得传法。予手抄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一部。以备修持。佛学法门。原有密宗一门。可求现前神通。予完全废止念佛而持此咒。已念七八万遍。因屡患病遂中辍。予自知业障太深。但废念佛而持咒。不知确能得到现前神通否。欲不念此咒。已发过愿。不知有干神谴否。天下大善知识不勘。不知有专持此咒而得神通变化之人否。

  答:神通乃感应之一种表现。全在功夫绵密成熟。所谓至诚感格。俗法且然。何况佛法。但不可以有所得心得之。金光明最胜王经。有依空满愿品发明此义。学密法者。于持咒

佛学常识何佛学礼仪

后须观“阿”字。今朝晚课最后均诵般若心经一遍。皆此旨也。若以有所得心而持咒。欲求有验。犹缘木而求鱼矣。

  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内。载诸咒如六字大明真言准提咒等。拟择一结印诵持。然未经师受。有大碍否。

  答:依书为师无碍。

  问:经咒上不认识之字甚多。必经口传。方可诵读。若非佛教中人传者。可否照念。有无功效。

  答:非佛教中人。如教经上普通字亦可无误。或特别字及咒上字。当非已经诵习者。不可请教。恐有误也。至念诵功效。则以念者虔诚为要。如果虔诚。即字误亦有效也。

  问:发心持诵经咒。有译取之字不易认识者。如为本音。尚可于字典中求之。惟明为此字。而读音特异。尤其多加口旁。莫名其妙。欲持诵者遂不免彷徨无主。因而中止。即或传授持诵。亦多以讹传讹。虽一心信仰错亦有效。终属于理不合。如大悲白衣准提等咒。多为世人持诵者。有能于非本音或特别之字注其音读刊行。更于半月刊中逐期发表。则持诵者虽不解其义。而音读有定亦被祛疑去惑。为功当非浅鲜。

  答:咒字译音。应皆可照本音读。其特异者。我国文字古今异音耳。梵音字母与国音字母。并不适合。注音亦甚难得当。然拟试作之。

  问:或有未能去荤酒及房事。而欲日诵法华大悲等经咒不间断。听之乎。阻之乎。

  答:在家学佛。荤酒应除。夫妇间事。不能避免。然诵持前应先礼拜忏悔。发惭愧心。或加念净三业真言一百零八遍。

  问:学生气虚不能多出声。各咒可默诵否。

  答:可以默诵。持咒以金刚持为上。金刚持者音小。但自己得闻也。

  问:持咒功德较诵经如何。

  答;咒为密经。经为显咒。经咒本无二致。惟持与诵不同。诵则出音。持则默念。总之唯在一心。心若归一。功德俱不可思议。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4/34018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持咒常识与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持咒常识与注意事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4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