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连」杂藏经一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一目连」杂藏经一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杂藏经一卷
[第672部第55册一卷] 第0672部~杂藏经一卷
东晋释法显
杂藏经 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各为第一。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乐说微妙法。目连神足第一。常乘神通。至六道见众生受善恶果报。还来为人说之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为大狗。利牙赤目。来啖我肉。遗有骨在。风还吹起。肉续复生。狗复来啖。我常受此苦。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天祠主。常教众生。杀羊以血祠天。汝自食肉。是故今日以肉偿之。此是恶行华报。后方受地狱苦果。亿百千倍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大德我常身上。有粪遍涂漫。亦复啖之。何因缘故。受如是罪。目连语言。汝前世时。作婆罗门。恶邪不信罪福。有乞食道人。意不欲使更来。即取其钵。盛满中粪。以饭着上。持与道人。道人得已。持还本处。以手食饭。粪污其手。是故今日受如此罪。此恶行华报。后方受地狱苦果。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大德我腹极大如瓮。咽喉手脚。甚细如针。不得饮食。何因缘故。受如此苦。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聚落主。自恃豪贵。饮酒纵横。轻欺余人。夺其饮食。饥困众生。由是因缘。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趣溷欲食粪。有大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身上遍满生舌。斧来斫舌。断续复生。如此不已。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道人。众僧差作蜜浆石蜜块大难消。以斧斫之。盗心啖一口。以是因缘故。斧还斫舌。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有七枚热铁丸。直入我口。入复五藏焦烂。出还复入。何因缘故。受如此罪。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沙弥行。果蓏子到师所。敬其师故。偏心多与实长七枚。是故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后受地狱果。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常有二热铁轮。在我两腋下转。身体焦烂。何因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与众僧作饼。盗心取二番。挟两腋底。是故受如此罪。此是花报。后方受地狱果。
复有一饿鬼。白目连言。我丸极大如瓮。行时担着肩上。住则坐上。进止患苦。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市令。常以轻称小斗而与。重称大斗而取。常自欲得大利于己。侵克余人。是故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两肩有眼。胸有口鼻常无有头。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恒作魁脍弟子。若杀罪人时。汝常有欢喜心。以绳着髻挽之。以是因缘故。受如此罪。此是恶行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有热铁针。入出我身。受苦无赖。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调马师。或作调象师。象马难制。汝以铁针刺脚。又时牛迟。亦以针刺是故受罪如是。此恶行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耳。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身常有火出。焦热懊恼。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国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常有旋风。回转我身。不得自在随意东西。心常恼闷。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常作卜师。或时实语。或时妄语。迷惑人心。不得随意。是故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地狱苦果在后。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身常如块肉。无有手脚。眠耳鼻等。恒为虫鸟所食。罪苦难堪。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常与他药。堕他儿胎。是故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耳。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常有热铁笼。笼落我身。焦热懊恼。何因缘故。受如此罪。目连答言。汝前世时。常以罗网。掩捕鱼鸟。是故受如此罪。此是恶行华报。苦果在后。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以物自蒙笼头。亦常畏人来杀我。心常怖惧。不可堪忍。何因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淫犯外色。常畏人见。或畏其夫主捉缚打杀。或畏官法戮之都市。常怀恐怖相续。是故受此罪。此是恶行华报。后方受地狱果耳。
复有一鬼问曰。我受此身。肩上常有铜瓶。满中净铜。手捉一杓。取自灌头。举体焦烂。如是受苦。无数无量。有何因缘。罪咎如此。目连答言。汝前身时。出家为道典僧饮食。以一酥瓶。私着余处。有客道人来者。不与之。去已出酥。行与旧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此人藏隐。虽与不等。由是缘故。受此罪也。
目连复见一天女坐一莲华上。纵广百由旬。此华独妙殊于余者。所欲资生之具堂殿饮食。随念欲得。尽从华出。进止随身。目连问言。作何善行。受报如此。天女答言。迦葉佛灭度后。遗全舍利。诸弟子辈。建七宝塔。高广四十里。时我作女人。出见宝塔中佛像相好。信敬情发。念佛功德。脱头上华。奉献于像。以是因缘故。受报独妙如此。
舍利弗夏盛热时。游行至庵罗园中。有一客作人。汲井水溉灌于树。此人于佛。无有大信。见舍利弗。发小信心。唤舍利弗言。大德来脱衣树下坐。我当以水浇之。不失溉灌。兼相利益。于是舍利弗。脱衣受洗。身得凉乐。随意游行。此客作人。其夜命终。即生忉利天上。有大威力。次释提桓因。便自念言。我何因生此。自观宿命。信心微薄因客作溉灌计水。洗浴舍利弗。我若信心纯厚。知必有报。故设浴具。以为供养。自惟为功虽少。以遇良田。获报甚多即诣舍利弗所。散花供养。舍利弗因其净信之心。即为说法。得须陀洹道。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甘露。若有行人。所须饮食。资生之具。尽从指出。恣而与之。目连问言。汝是何天。福报功德奇特乃尔。天王答言。我非忉利天王。乃至非第六天王。亦非梵天王。我是大鬼神乃依其国大城住。为游行观看故来至此。目连问言。汝作何善行。得如此报。答言。彼国大城。名曰罗楼。我昔在中。作贫女人。又织毛缕囊。卖以自活。居计转贫。屋舍坏尽。逐至陌头。近一大富好施长者家。织囊自活。日欲中时。若有沙门婆罗门持钵乞食。问我言。某长者家。为在何处。我心真实。无有虚妄。欢喜举手。指示其家言。彼处去彼处去。日时欲过。勿复余求。以是因缘故。得报如是。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何况实行布施者也。
佛在世时有五大国王。迦葉佛时。为善知识。出家为道。释迦文佛出世。皆得道迹。今说一王得道因缘。国名槃提。王名忧达那。其国殷富。人民炽盛。王有二万夫人。第一夫人。字月明。容仪端正。王甚爱敬。王时大会作众伎乐。命月明舞。月明夫人衣以上服。金银名宝。缨络其身。舞甚奇雅。悦众欢情。王善能相见其夫人将终相现。不过半岁。奄然殒逝。恩爱离苦。忧戚不视。月明怪而问之。王以死事大故。恐其忧恼。隐而不说。殷勤重问。王便答言。汝寿命短。将终不久。爱离之情。是故愁耳。月明白言。夫生有死。自世之常。何独忧耶。若顾隆念。但相告示。见放出家。王善其言。听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0/504580.html
以上是关于「一目连」杂藏经一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一目连」杂藏经一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