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法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5 01: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法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

  夏莲居居士会集

  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德遵普贤第二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调众生。宣妙理。贮功德。示福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此诸菩萨。亦复如是。通诸法性。达众生相。供养诸佛。开导群生。化现其身。犹如电光。裂魔见网。解诸缠缚。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

  大教缘起第三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

佛学基础常识问答

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法藏因地第四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嗔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至心精进第五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刹。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发大誓愿第六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九、他心通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密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诸佛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十二、定成正觉愿;)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十五、寿命无量愿;十六、声闻无数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十七、诸佛称叹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八、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

佛学常识太虚多看下载

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二十八、国无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乐如漏尽愿;三十一、不贪计身愿;)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二、那罗延身愿;三十三、光明慧辩愿;三十四、善谈法要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五、一生补处愿;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

西游记中佛学常识

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必成正觉第七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

  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如佛无碍智所行慈愍行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

  说法狮子吼广度诸有情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积功累德第八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圆满成就第九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皆愿作佛第十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国界严净第十一

  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

佛学基础常识100问

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光明遍照第十二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寿众无量第十三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比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宝树遍国第十四

  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

  菩提道场第十五

  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金珠铃铎。周匝条间。珍妙宝网。罗覆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无量光炎。照耀无极。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

  堂舍楼观第十六

  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楯。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坐禅者。或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泉池功德第十七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岸边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条密叶。交覆于池。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又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澈。无深不照。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

佛学常识开示集锦

无极之体。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苦乞人。在帝王边。面貌形状。宁可类乎?帝王若比转轮圣王。则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劣。假令帝释。比第六天。虽百千倍不相类也。第六天王。若比极乐国中。菩萨声闻。光颜容色。虽万亿倍。不相及逮。所处宫殿。衣服饮食。犹如他化自在天王。至于威德、阶位、神通变化。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阿难应知。无量寿佛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

  受用具足第十九

  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复有众宝妙衣、冠带、璎珞。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所居舍宅。称其形色。宝网弥覆。悬诸宝铃。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楼观栏楯。堂宇房阁。广狭方圆。或大或小。或在虚空。或在平地。清净安隐。微妙快乐。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德风华雨第二十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复吹七宝林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洁。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随足举已。还复如初。过食时后。其华自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随其时节。还复周遍。与前无异。如是六反。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岁月劫数之名。复无住著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式名号。亦无取舍分别。唯受清净最上快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其下辈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21275.html

以上是关于「法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0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