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4 07:3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

  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

  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汝实先来到此住处。欲见如来耶?

  文殊师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尔时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希有!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尔时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复语文殊师利言:若众生界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

  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

  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

  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

  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

  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

  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

  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

  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是诸佛法。得不胜乎?

  文殊师利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如汝所说。是真法乎!

  佛复谓文殊师利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以故?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

  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长法。是修般若波罗蜜。

  复次。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佛法不思惟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见佛法。亦不可分别是凡夫法。是声闻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为无上佛法。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寂灭界。何以故?不见有法是尽灭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作恩者。不见报恩者。思惟二相。心无分别。是修般若波罗蜜。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是佛法可取。不见是凡夫法可舍。是修般若波罗蜜。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

佛学常识问答简书

知。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是诸菩萨摩诃萨所学法印。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得闻是法。不惊不畏者。不从千佛所种诸善根。乃至百千万亿佛所久植德本。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说般若波罗蜜义。

  佛言:便说。

  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缚。不见解。而于凡夫乃至三乘。不见差别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汝已供养几所诸佛?

  文殊师利言:我及诸佛如幻化相。不见供养及与受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

  文殊师利言:如我思惟。不见一法。云何当得住于佛乘?

  佛言:文殊师利!汝不得佛乘乎?

  文殊师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见。我云何得?

  佛言: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乎?

  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碍?

  佛言:汝坐道场乎?

  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

佛学常识大全图片

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

  佛言:云何名实际?

  文殊师利言:身见等是实际。

  佛言:云何身见是实际?

  文殊师利言:身见如相。非实非不实。不来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实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于斯义谛了决定。是名菩萨摩诃萨。何以故?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心不惊!不怖!不没!不悔!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得闻如是般若波罗蜜具足法相。是即近于佛坐。何以故?如来现觉此法相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即是见佛。

  尔时复有无相优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是诸法皆无相。是故于所从闻般若波罗蜜。皆不惊!不怖!不没!不悔!何以故?一切诸法。本无相故。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得决定。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是人即住不退转地。若人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

  佛告文殊师利:汝观何义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说。即菩提相。

  佛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能于是甚深法中。巧说斯义。汝于先佛久种善根。以无相法。净修梵行。

  文殊师利言:若见有相。则言无相。我今不见有相。亦不见无相。云何而言以无相法净修梵行?

  佛告文殊师利:汝见声闻戒耶?答曰:见。

  佛言:汝云何见?

  文殊师利言:我不作凡夫见。不作圣人见。不作学见。不作无学见。不作大见。不作小见。不作调伏见。不作不调伏见。非见非不见。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汝今如是观声闻乘。若观佛乘当复云何?

  文殊师利言:不见菩提法。不见修行菩提及证菩提者。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观佛?

  文殊师利言:云何为我?

  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

  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何以故?言说、菩提二俱空故。

  复次。舍利弗!汝问:云何名佛?云何观佛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观佛。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非初学菩萨所能了知。

  文殊师利言:非但初学菩萨所不能知。及诸二乘。所作已办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说法。无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实无有法而可知故。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云何当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佛于法界。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证法界者。即是诤论。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无二无分别故。

  舍利弗!无分别中。则无知者。若无知者。即无言说。无言说相。即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不见处所决定性故。如逆罪相。不可思议。何以故?诸法实相不可坏故。如是逆罪。亦无本性。不生天上。不堕地狱。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非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于诸法中住平等故。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

  文殊师利言:不见少法有生灭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复名不调比丘?

  文殊师利言:漏尽阿罗汉是名不调。何以故?诸结已尽。更无所调。故名不调。若过心行名为凡夫。何以故?凡夫众生不顺法界。是故名过。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为我善解漏尽阿罗汉义。

  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尽真阿罗汉。何以故?断求声闻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缘。故名漏尽得阿罗汉。

  佛告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坐道场时。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文殊师利言:菩萨坐于道场。无有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无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菩提。谁能坐者?亦无起者。以是因缘。不见菩萨坐于道场。亦不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无二相故。无学无学者。无见无见者。无知无知者。无分别无分别者。如是之相。名为菩提。见五逆相。亦复如是。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言我是如来。谓我为如来乎?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谓不是如来为如来耶。无有如相可名为如。亦无如来智能知于如。何以故?如来及智无二相故。空为如来。但有名字。我当云何谓是如来?

  佛告文殊师利:汝疑如来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观如来无决定性。无生无灭。故无所疑。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不谓如来出现于世耶?

  文殊师利言:若有如来出现世者。一切法界亦应出现。

  佛告文殊师利:汝谓恒沙诸佛入涅槃耶?

  文殊师利言:诸佛一相。不可思议。

  佛语文殊师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议相。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

  佛语文殊师利:如是!如是!

  文殊师利言:若佛住世。恒沙诸佛亦应住世。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同一相。不思议相。不思议相无生无灭。若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一切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但众生取著。谓有出世。谓佛灭度。

  佛语文殊师利:此是如来、阿罗汉、阿鞞跋致菩萨所解。何以故?是三种人。闻甚深法。能不诽谤。亦不赞叹!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议法。谁当诽谤?谁当赞叹?

  佛告文殊师利:如来不思议。凡夫亦不思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议耶?

  佛言:亦不思议。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议。

  文殊师利言:若如是说。如来不思议。凡夫亦不思议。今无数诸佛。求于涅槃。徒自疲劳。何以故?不思议法即是涅槃。等无异故。

  文殊师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议。诸佛不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久习善根。近善知识。乃能了知。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于众生中为最胜耶?

  文殊师利言:我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第一。但众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来得不思议法耶?

  文殊师利言:欲使如来得不思议法。而于诸法无成就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我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而是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众生。无差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为无上福田耶?

  文殊师利言:如来是无尽福田。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无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无有明闇生灭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种。亦无增减。

  佛告文殊师利:云何植种不增不减?

  文殊师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议。若人于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议。如是植种。名无增无减。亦是无上最胜福田。

  尔时大地以佛神力。六种震动。现无常相。一万六千人。皆得无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优婆塞。四万优婆夷。六十亿那由他六欲诸天。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终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是大地六种震动?

  佛告阿难:我说福田无差别相。故现斯瑞!往昔诸佛。亦于此处。作如是说福田之相。利益众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是不可思议。何以故?所说法相不可思议。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说实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议不可说。思议亦不可说。如是思议不思议性。俱不可说。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

  佛言:汝入不思议三昧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议三昧?我初发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实无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更有胜妙寂灭定不?

  文殊师利言:若有不思议定者。汝可问言。更有寂灭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议定尚不可得。云何问有寂灭定乎?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定。不可得耶?

  文殊师利言:思议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议定者。不可得相。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

  佛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于诸佛久殖善根。净修梵行。乃能演说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罗蜜中。

  文殊师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罗蜜中。能作是说。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罗蜜便有处所。般若波罗蜜若住于无。亦是我想。亦名处所。离此二处。住无所住。如诸佛住。安处寂灭。非思议境界。如是不思议。名般若波罗蜜住处。般若波罗蜜处。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作。般若波罗蜜即不思议。不思议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不思议。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法界。无二无别。无二无别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般若波罗蜜界。般若波罗蜜界即不思议界。不思议界即无生无灭界。无生无灭界即不思议界。文殊师利言:如来界及我

佛学常识100问

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者。则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离。即是般若波罗蜜故。

  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著。无知无著。是佛所知。不可思议。无知无著。即佛所知。何以故?知体本性无所有相。云何能转法界?若知本性无体无著者。即名无物。若无有物。是无处所。无依无住。无依无住即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有为无为功德。若如是知。则无心想。无心想者。云何当知?有为无为功德无知即不思议。不思议者。是佛所知。亦无取无不取。不见三世去来等相。不取生灭及诸起作。亦不断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议智如虚空。无此无彼。不可比类。无好恶。无等等。无相无貌。

  佛告文殊师利:若如是知。名不退智。

  文殊师利言:无作智名不退智。犹如金铤。先加锤打。方知好恶。若不治打。无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复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无起无作。具足不动。不生不灭。尔乃显现。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如诸如来。自说己智。谁当能信?

  文殊师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灭行。是无动行。不断贪欲、嗔恚、愚痴。亦非不断。何以故?无尽无灭。不离生死。亦非不离。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为正信。

  佛告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深解斯义。

  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于当来世。若说如是甚深正法。谁能信解。如闻受行?

  佛告迦叶:今此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闻此经者。如是人等。于未来世。若闻是法。必能信解。于甚深般若波罗蜜。乃能读诵。信解受持。亦为他人分别演说。譬如长者。失摩尼宝。忧愁苦恼。后若还得。心甚欢喜!如是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亦复如是。有信乐心。若不闻法。则生苦恼。若得闻时。信解受持。常乐读诵。甚大欢喜!当知此人。即是见佛。亦即亲近供养诸佛。

  佛告迦叶:譬如忉利天上。波利质多罗树。疱初出时。是中诸天。见是树已。皆大欢喜!此树不久。必当开敷!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闻般若波罗蜜。能生信解。亦复如是。此人不久。亦当开敷。一切佛法。于当来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般若波罗蜜。信受读诵。心不悔没。当知是人。已从此会。听受是经。亦能为人聚落城邑。广说流布。当知是人。佛所护念!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中。有能信乐无疑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于过去诸佛。久已修学。殖众善根!譬如有人。以手穿珠。忽遇无上真摩尼宝。心大欢喜!当知是人。必已曾见。

  如是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余法。忽然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生欢喜。亦复如是。当知此人已曾闻故。

  若有众生。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心能信受。生大欢喜!如是人等。亦曾亲近无数诸佛。从闻般若波罗蜜。已修学故。譬如有人。先所经见城邑、聚落。后若闻人赞叹彼城。所有园苑。种种池泉。华果林树。男女人民。皆可爱乐!是人闻已。即大欢喜!更劝令说。是城园苑。众好严饰。杂华池泉。多诸甘果。种种珍妙。一切爱乐。是人得闻。重甚欢喜!如是之人。皆曾见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闻般若波罗蜜。信心听受。能生欢喜。乐闻不厌。而更劝说。当知此辈已从文殊师利。曾闻如是般若波罗蜜故。

  迦叶白佛言:世尊!若将来世。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信乐听受。以是相故。当知此人亦于过去佛所。曾闻修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说诸法。无作无相。第一寂灭!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谛了斯义。如闻如说。为诸如来之所赞叹!不违法相。是即佛说。亦是炽然般若波罗蜜相。亦名炽燃具足佛法。通达实相。不可思议。

  佛告文殊师利:我本行菩萨道时。修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

佛学经典常识

一切众生心界。皆悉同等。当学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欲学一切佛法。具足无碍。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学一切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相好威仪。无量法式。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诸威仪。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见诸佛菩提等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如是等相无疑惑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诸法若生若灭。若垢若净。是故善男子、善女人。应作如是学般若波罗蜜。

  欲知一切法无过去、未来、现在等相。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法界性相。无三世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无挂碍。当学般若波罗蜜。

  欲得三转十二行法轮。亦自证知。而不取著。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众生。而无限齐。亦不作念有众生相。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于一切众生不起诤论。亦复不取无诤论相。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是处非处。十力、无畏。住佛智慧。得无碍辩。当学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观正法。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知者。无见者。无作者。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境界。非证非不证。不作戏论。无有分别。一切法无尽、离尽。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舍生死。不证涅槃。非思议非不思议。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当学般若波罗蜜?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知诸法相。是名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诸佛名字。亦悉了达诸佛世界。无有障碍。当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中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

  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犹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非不行处。悉入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我当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

  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复次。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师。珠师答言:此是无价真摩尼宝。即求师言: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师治已。随其磨时。珠色光明。映彻表里。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随修学时。知诸法相。明达无碍。功德增长。亦复如是。

  文殊师利!譬如日轮。光明遍满。无有减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无有缺少。亦复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轮光!

  文殊师利!我所说法。皆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说。亦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随顺正法。无错谬相。

  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满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不见法界有分别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议。是菩提中。亦无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议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是说。不生懈怠。当知是人。已于先佛种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闻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惊怖!即是从佛出家。若优婆塞、优婆夷。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不惊怖!即是成就真归依处。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不习

佛学常识 怎样念佛

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不修佛乘。譬如大地。一切药木。皆依地生长。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善根。皆依般若波罗蜜而得增长。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相违背。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城邑、聚落。当于何处演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今此会中。若有人闻般若波罗蜜。皆发誓言:于未来世。常得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从是信解。未来世中。能听是经。当知此人。不从余小善根中来所能堪受!闻已欢喜!

  文殊师利!若复有人。从汝听是般若波罗蜜。应作是言:此般若波罗蜜中。无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亦无凡夫生灭等法。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问我言:云何如来说般若波罗蜜?我当答言:一切诸法。无诤论相。云何如来当说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不见有法可与法诤论。亦无众生心识能知。

  复次。世尊!我当更说究竟实际。何以故?一切法相。同入实际。阿罗汉无别胜法。何以故?阿罗汉法、凡夫法。不一不异故。

  复次。世尊!如是说法。无有众生已得涅槃。今得、当得。何以故?无有决定众生相故。文殊师利言:若人欲闻般若波罗蜜。我当作如是说。其有听者。不念不著。无闻无得。当如幻人。无所分别。如是说者。是真说法。是故听者。莫作二相。不舍诸见。而修佛法。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无取舍故。若人问我。当作是说。如是安慰。如是建立。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问。作如是住。心不退不没。当如法相。随顺般若波罗蜜说。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见诸佛。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欲亲近诸佛。如法供养。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言如来是我世尊。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言如来非我世尊。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成就一切三昧。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无作三昧。无异相故。一切法无生无出故。

  若欲知一切法假名。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知一切众生修菩提道。不求菩提相。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法皆菩提相故。

  若欲知一切众生行非行相。非行即菩提。菩提即法界。法界即实际。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若欲知一切如来神通变化无相无碍。亦无方所。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得不堕恶趣。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他解说。随顺实相。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知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住佛国。若闻如是般若波罗蜜。不惊不畏!心生信解。当知此辈佛所印可。是佛所行大乘法印。若善男子、善女人。学此法印。超过恶趣。不入声闻辟支佛道。以超过故。

  尔时帝释三十三天。以天妙华、优钵罗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天曼陀罗华等。天栴檀香及余末香。种种金宝。作天伎乐。为供养般若波罗蜜。并诸如来及文殊师利。以散其上。作是供养已。愿我常闻般若波罗蜜法印。

  释提桓因复作是愿:愿阎浮提善男子、善女人。常使得闻是经。决定佛法。皆令信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一切诸天。为作拥护。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得决定诸佛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得大利益。功德无量!

  尔时以佛神力。一切大地。六种震动!佛时微笑。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即是如来印般若波罗蜜相。

  佛言:文殊师利!如是!如是!说般若波罗蜜已。皆现此瑞。为印般若波罗蜜故。使人受持。令无赞毁!何以故?无相法印。不可赞毁!我今以是法印。令诸天魔。不能得便。

  佛说是已。尔时诸大菩萨及四部众。闻说般若波罗蜜。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终  

「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
「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43847.html

以上是关于「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舍利弗」文殊师利般若经原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78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