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士」梁代三大士:达摩、宝志公、傅大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傅大士」梁代三大士:达摩、宝志公、傅大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梁代三大士:达摩、宝志公、傅大士
南北朝梁武帝时代。
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为西天正法眼藏自上而来二十八祖。秉承先师般若多罗尊者的遗命。欲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以绍隆佛种。普利众生。即自东渡。先到中国南海。梁武帝得知后非常敬仰。派人到南海专程接到金陵。达摩大师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 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答:“实无功德”。梁武帝出乎意外。讶意道:“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达摩回答说:“这些无非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再问:“那怎么才是真功德呢?”达摩回答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师曰:“廓然无圣!”帝继问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契。达摩遂辞行。帝后举问宝志公。志公曰:“陛下还识此人否?”帝曰:“不识”。志公 曰:“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帝悔。遂发
宝志公禅师
上面提到的宝志公禅师。是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公的身世离奇。相传一位朱姓妇 人听见鹰巢中婴儿啼哭声。从树上把他抱下。扶养长大。说他的长相“面方而莹彻如镜。手足皆鸟爪。” 梁武帝曾诏请以丹青驰誉于南朝的张僧繇为宝志禅师画像。宝志一时兴起。现出十二面观音像。妙相殊丽。或慈或悲。使素有第一佛像画家之称的僧繇。无法成笔。 当时四川有一位真正得道的高僧。叫做宝香禅师。在四川住了很多年。以种种方便法劝大家断恶修善。当地风俗。每逢祭祀必杀生。法师每年苦苦劝他们不要杀生。 没人听他的。不但没人听。反而讥笑他。法师非常难过。有一年。有一位四川居士到京城拜见宝志公禅师。宝志公问这位居士:“四川的香贵不贵?”居士笑曰: “四川的香很贱。”宝志公说:“既然贱。为什么不走?”居士没明白宝志公的话。过几天。他回四川。见宝香禅师。禅师问他:“宝志公说了些什么话?”居士 说:“他问我四川的香贵不贵。我回答很贱。宝志公说:既然贱。为什么不走?我听不懂。”宝香禅师听了点点头。过了几天。又有一个祭祀法会。大众依然杀许多 牛羊猪祭祀。宝香禅师这一次跟往日不一样。
傅大士
傅大士。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人称善慧大士。今浙江义乌佛堂人。中国维摩禅祖师。少未读书。常与乡里人网鱼。每得鱼时。却又以竹笼盛之。沉深水中 祝曰:“欲去者去。愿止者止”。因此别人都说他愚痴。后来在稽亭塘网鱼时。遇一梵僧。僧对他说:“往昔在毗婆尸佛前。我和你同时发愿度生。现今兜率天宫中 你所享用的东西都在。你什么时候回去呢?”大士闻之瞪目而已。其僧又道:“汝试临水观影!”大士低头见水中圆光宝盖。顿悟前因。于是抛弃渔具。携僧归家。 请求修道之地。僧指松山下双梼树曰:“此可栖也。”遂结茅庵而居。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大士自己开垦土地。种植蔬果。有小偷常来光顾大士的菽麦 瓜果等物。大士见了说:“你不必盗取。把你篮笼拿来。让我给你采装。”于是小偷满载而归。大士或为人帮佣。昼出夜归。如是苦行7年。一日宴坐之际。忽见释 迦、金栗、定光三佛自东方而来。复见金色自天而下。集在大士身上。从此身出妙香。并闻舍中唱言:“成道之日。当代释迦坐道扬。”大通六年。大士遣弟子奉书 梁武帝。帝诏请大士进京。先叫侍者遍锁诸宫门。大士心通先知道了。乃做了大木槌一只。既到已。用木槌扣打一门。余门都开。大士直入宫殿。唱而不拜。武帝问 他:“师事从什么人?”大士道:“从无所从。师无所师。事无所事。”后武帝请大士讲金刚经。大士升座。挥案一拍便下座。帝见之惊愕不已。志公问帝:“陛下 会吗?”帝曰:“不会”志公道:“大士讲经已毕”。一日大士顶冠披衲靸履。武帝看到问:“是僧吗?”士以手指冠。帝问:“是道吗?”士以手指靸履。帝 问:“是俗人?”士以手指衲衣。后南怀瑾先生说:“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国禅的法相。是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法为中心”的真正精 神。配上他一生的行径。等于是以身设教。亲自写出一篇三教
史载。宝志圆寂以后。梁武帝似有“沉舟之痛”。亲自为宝志作悼词。以祭奠亡师。悼词中有“观往测来。赌微如显”一语。指的是梁武帝向宝志卜问“年祚”之事。据说。梁武帝曾问宝志自己能在位多久。宝志答曰“元嘉。元嘉。”“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长达三十年。宝志连说两个“元嘉”。就是说梁武帝能在位六十年。梁武帝时代。除 宝志公 外。还有达摩、傅大士共称梁代三大士。南怀瑾先生说:“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实由达摩、志公、傅大士三大士的总括而成”。
据《释氏稽古略》卷二记载。梁武帝夫人郗氏生性酷妒。死后化为巨蟒。通梦于武帝。武帝于是制定《慈悲道场忏法》十卷。礼请高僧举行忏礼。夫人化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其忏法流行于世。称为《梁皇忏》。武帝也亲自依之而修设水陆大斋。流传至今。仍为佛教徒所遵行。
梁武帝曾经和宝志和尚讨论自己的基业问题。宝志答道:“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追问其祥。宝志笑而未答。据后人解释。萧衍于502年建立梁朝。当时三十八岁。547年4月14日。建康城皇宫北部的同泰寺发生火灾。当年他八十三岁。后三年。梁武帝撒手奔西。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45297.html
以上是关于「傅大士」梁代三大士:达摩、宝志公、傅大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傅大士」梁代三大士:达摩、宝志公、傅大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