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4 06: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

「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
「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

  藏传佛教常见法器

  藏传佛教的各种法器、供品繁多。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即:礼敬类。如袈裟、项珠、哈达等;称赞类。如钟、鼓、骨笛、六弦琴等;供养类。如供台、水盂、花笼、华盖等;持验类。如念珠、木鱼、金刚杵、磬、灌顶壶等;护摩类。如护身符、秘密符印等;劝导类。如刻有或写有六字真言的轮、筒、壁、幢、石等。但这些器物不仅限于一种功用。有时是兼有几种功用。

  经幢:

  是一种供养

佛学知识常识

法器。用羽毛、宝石、绪丝等制成。

  法轮:

  法轮是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后被佛教吸收为法器。象征着佛法永不熄灭。寺庙墙上常写的“法轮常转”就是这个意思。法轮一般有八根辐条。象征着释迦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在寺庙的屋顶正中往往安装着铜制的鎏金法轮。左右各有一伸颈伏卧的金鹿。这是象征释迦在鹿野苑初转法轮。首次说法。

  金刚杵:

  梵语叫伐折罗。原是古印度的兵器之一。后被密宗吸收为法器。佛教密宗用金刚杵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烦恼。除恶魔。因此它是代表佛智的。有不性、空性、真如、智慧等含义。金刚杵有独股的、三股的、五股的、九股的等多种。一般以五股为多见。金刚杵图案在喇嘛庙里触目皆是。在图案和曼陀罗上还常见两个金刚杵垂直交叉。呈十字形。称为金刚交杵。

  金刚橛:

  原来也是兵器。后被密宗吸收为法器。有铜、银、木、象牙等各种材料制成的。外形是一尖刀状刃头。有的手柄端是佛头。也有的是观音菩萨像。金刚橛又叫四方橛或四橛。修法时在坛城的四角竖立。意为使道场内坚固如金刚。各种魔障不能前来为害。

  金刚铃:

  金刚铃的外形类似手铃。是修法时所用的法器。其柄端也有佛头、观音或五股金刚杵形。其意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杵一起使用时。也有阴阳含义在内。一般以金刚杵表阳性。以金刚铃表阴性。有阴阳和合的意思。

  骷髅碗:

  藏传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骷髅制成各种法器。骷髅碗也称人头器。它是密宗修法者举行灌顶仪式时。在灌顶壶内盛圣水。头器内盛酒。师傅将圣水洒在修行者头上。并让其喝酒。然后授予密法。灌顶的意义是使修行者聪明和冲却一切污秽。 人骨笛:藏语称为“罡洞”。长约三十厘米。是用人的小腿骨制成。局部包银或铜。吹起来声音尖利刺耳。给人以恐怖之感。

  噶乌:

  意为护身符。一般是银铜制的小盒。外表雕饰非常精美。多镶嵌宝石、松石、珍珠。里面有泥或金属制成的小佛。信徒们多把它随身携带以祈佛法佑护。蒙藏的贵族也把它戴在发髻中标志官位。

  装藏:

  佛像、佛塔和经筒等内部都有装藏。才算具有灵异。并可产生神力。装藏要有梵文或藏文的经咒。这些经咒印在长条纸带上。卷紧后用浆糊封口。最后用黄绢包裹。此外还需有五宝。即金、银、珍珠、珊瑚、青金石;五甘露。即蜂蜜、石蜜、乳、酪、酥油;五药。菖莆、仙人掌、苦参、乌贼、藤梨干;五谷。稻、大麦、小麦、绿豆、白芝麻;五香。白檀、沉香、肉寇、龙脑香、郁金香。将这些五谷杂粮、药材土产和金银珠宝碾成颗粒混合后包以黄绢装入佛藏。从而使佛像不散不朽。不生虫蛀。 曼达:是一个装满了五谷杂粮、各色石子、贝壳、碎玛瑙、松石、珍珠等的铜盘。常置于寺庙的供桌上。曼达象征须弥山。因须弥山按佛经说是金、银、铜、铁四宝所在。所以它也是用各种金属珠宝装饰而成的。曼达多由四层组成。每层都是中空的环状。以银、铜等薄皮镂刻而成。非常精细。上面镶嵌珠宝。并编织成各色图案。每层依次往上收敛。形成塔形。最上面是象征财宝的尖顶。

  法会时。法师一面念经一面往上面撒杂碎珍宝。撒满底层后再放一层。依次将最后一层放上。象征着祈愿吉祥幸福、赞叹须弥山的功德。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藏传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贝壳雕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

  法器造型模式源于天竺

  西藏的寺院经堂是一座宗教艺术品组成的三维空间。而敬奉三宝的整个供品根据不同的类别可划分成不同的系列组合。其中有花、香、柏、粉等微小供品和法衣、饰品、伞、胜幢、幡等组成的十供物。有礼仪赞颂的腰鼓、琵琶、唢呐、铃杵钹、碰铃、白海螺、镶翅法螺、胫骨号等宗教乐器系列。供台上陈列的有净瓶、沐浴瓶、供水杯、僧帽壶等;另有大小不等的铜灯、金灯、石质油灯等。象征清洁吉祥的八吉祥徽、七政宝、五供养妙等装饰供器;禅杖、金刚锤、金刚杵、内颅器、钵盂、宝轮、宝瓶、佛冠等法器供器是佛尊、菩萨、本尊神的手持标识。总而言之名目繁多的供器是由于佛教信徒侍奉的修行供养和观想供养所产生的。

  法器造型模式最初源于古代天竺佛教。如轮宝乃转轮胜王七宝之一。金刚杵和金刚橛原本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宗吸收为法器。说到胫骨号的有一段颇为有趣的典故。据传印度某大成就者避世隐居。半夜独自在天葬台苦修。逢悲悯之心时取用骷髅胫骨做笛吹奏。其尖声刺利的声音唤起他厌世悲悯的共鸣。从此胫骨号成为密宗修法的一种乐器。

  忽必烈赐八思巴法螺

  随着社会经济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到公元七世纪西藏出现了金属工艺的宗教艺术品铜像和合金佛塔。供器只有铜质油灯和供水杯等。到公元八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曾遣使赴克什米尔、天竺等国迎请了寂护和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密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桑耶寺。对于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金刚铃、杵和咒师使用的防雹品等部分法器也随神秘的作法仪轨在桑耶寺首次面世。从公元七世纪始到九世纪中叶止。可说是藏传佛教法器与供器的滥觞期。

  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大规模灭佛。藏传佛教的前宏期结束。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佛教再度在西藏兴起。并紧紧依附于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相继产生了大小二十几个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等。这时期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有长足发展。外来与本地仿造的宗教用具逐渐增多。工艺技法臻于完善。此时有不少著名的法器传世。元世祖忽必烈赐给八思巴的法螺是萨迦寺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西藏的一些著名寺院如萨迦寺和夏鲁寺等寺院内出现了大量宫廷制造的僧帽壶和香炉等。阿里古格王为迎接阿底峡的光顾。专门下令制造了一件黄铜长号。以示为庆典礼仪助威。这一时期。专修断行的希解派在仪轨中普遍使用兆鼓、铃、胫骨号等宗教法器。藏传佛教的法器与供器的制造或使用上再次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同时。明代中

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4

央政府继续了元代政府扶持西藏宗教发展的方针。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往来密切。宫廷中根据藏传佛教的需要。制作了大量的宗教艺术品。这为当时的西藏佛教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乾隆以来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

  公元十七世纪以后。西藏的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不论是巍峨的依山式宫殿建筑、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雕饰华丽的灵塔。还是精美的造像、法器、壁画、唐卡都令人叹为观止。清代皇家崇奉藏传佛教。乾隆以来西藏大量的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同时。清宫廷也不断将其制作或收藏的宗教品赐给西藏。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等地都收藏了很多青花僧帽壶、珐琅彩沐浴瓶和净瓶等宫廷施予的法器。藏传佛教提倡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密宗在传承、经典、修习次第、仪轨、制度等方面有独特的特点。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凭借坛城、法轮、五方佛冠、嘎巴拉钵(也称内供颅器)等法器。通过神秘的错综复杂的宗教仪式。实践了对佛、菩萨、本尊神像的观想。西藏博物馆收藏和陈列的法器与供器大多系历辈达赖喇嘛的宫藏品。这些法器无论从材料

佛学常识大全100例

质地、制作工艺还是类别功用来讲。都可以作为藏传佛教法器的代表作。

  藏传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藏传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贝壳雕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公元7世纪西藏出现了金铜佛造像和合金佛塔。以及油灯和供水杯等少数种类的法器。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曾遣使赴克什米尔、天竺等国迎请了寂护和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弘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桑耶寺。对于推动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金刚铃、杵等部分密宗法器。伴随着神秘的作法仪轨在桑耶寺首次面世。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大规模灭佛。西藏的佛教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松赞干布到郎达玛灭佛的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这个时期存世的宗教用具已很少见。吐蕃时期可以称为是藏传佛教法器的滥觞期。

  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初。正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佛教再度在西藏兴起。并紧紧依附于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13世纪至15世纪是藏族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相继产生了大小二十几个不同的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等。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有长足的发展。外来与本地仿造的宗教用具逐渐增多。工艺技法臻于完善。这个时期有不少著名的法器传世。元世祖忽必烈赐给八思巴的法螺。是萨迦寺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西藏的一些著名寺院如萨迦寺和夏鲁寺等寺院内。出现了大量宫廷制造的僧帽壶和香炉等法器。藏传佛教再次出现勃勃生机。藏传佛教法器也逐步走向繁荣。明代政府继续了元代政府扶持西藏宗教发展的方针。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往来密切。宫廷中根据藏传佛教的需要。制作了大量的密宗造像赐予西藏;同时。西藏也有许多精美的造像进贡给明朝政府。西藏佛教法器在明代继续得到发展。

  五世达赖喇嘛以后。西藏的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不论是巍峨的依山式宫殿建筑、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雕饰华丽的灵塔。还是精美的造像、法器、壁画、唐卡。都令人叹为观止。清代皇家崇奉藏传佛教。乾隆以来西藏大量的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同时。清宫廷也不断将其制作或者收藏的宗教品赐给西藏。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等地都收藏了很多青花僧帽壶、珐琅彩沐浴瓶和净瓶等宫廷施予的法器。西藏和中原王朝皇室之间这种频繁的宗教往来。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大家庭之间的联系。藏传佛教提倡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密宗在传承、经典、修习次第、仪轨、制度等方面有独具的特点。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凭借坛城、法轮、五方佛冠、嘎巴拉碗等法器。通过神秘的错综复杂的宗教仪式。实践了对佛、菩萨、本尊神像的观想。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法器大多系历辈达赖喇嘛的宫藏品。这些法器无论从材料质地、制作工艺还是类别功用来讲。都可以作为藏传佛教法器的代表作。现将曼陀罗、法轮、五方佛冠、嘎巴拉碗、法螺、玛尼轮等典型的密宗法器概述如下。

  (一)曼陀罗

  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坛城。藏语称作"吉廓"。曼陀罗源于古代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那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魔众"的入侵。修密法时就在修法场地修筑起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土坛。在土坛上修法。邀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亲临作证。并在土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演变出多种形式和类别的曼陀罗。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

  (二)法轮

  法轮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法器之一。佛教中把法轮喻指为佛法如转轮圣王的"轮宝"一样转动不息。供奉法轮意在祈祷佛法住世。法轮常转。常见的法轮分成八辐轮和千辐轮两种。它既作为八宝之一来供奉。同时由于法轮象征了佛法的权威及庄严。在藏传佛教中还作为吐蕃法王松赞干布和五世达赖的手持标志出现。西藏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法轮造型相似。只是鎏金镶宝图案有所差异。

  (三)五方佛冠

  五方佛冠为高僧、活佛在修行密宗时所戴。它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形状如五莲瓣。每瓣上镶有宝剑、莲花、金刚杵、宝轮、火焰等装饰图案。下缀长缨。五佛即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佛。"五佛五智&quo

佛学基础常识大全

t;的义理出自金刚乘教义。是密宗的主要义理之一。认为只有拥有法界体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所智等五智。方能达到"菩提"(正觉)。但这种智慧必须由大德上师的直接传授才能得到。

  (四)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为修密宗无上瑜伽密举行生起次第时用的法器。嘎巴拉是梵文的藏译。意思是颅骨。嘎巴拉碗用人的头盖骨做成。大多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遗嘱。从其遗体上取下后制成的。它是西藏佛教中常

网易佛学常识 燃油供佛

用的法器之一。

  (四)法螺

  法螺是法会时吹奏的乐器之一。佛经上讲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音洪亮。有如大海螺的声音响彻四方。所以用它宋代表法音。听到法螺的声音。众生可以消除罪障。进入极乐世界。此外。在灌顶仪式上。也作为登上正觉的证明。法螺洁白细腻。 自然生长的螺纹主要是自左向右旋转。而法螺常用极为罕见的右旋海螺做成。

  (五)玛尼轮

  玛尼轮是佛教徒祈祷时用的法器。它的形状像小桶。中间有可以转动的轴。内部装有纸印的经文。祈祷的时候一面转动玛尼轮。一面口咏六字真言。以表示对佛的赞颂。这种玛尼轮要按顺时针转动。每转动一圈。就表示念咏了一遍经咒。与此功用相同的还有玛尼筒。在寺庙的屋檐下、佛殿的转角等地方设置了一排排玛尼筒。在西藏地区的屋顶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利用风力转动的玛尼筒。密宗义理以超现实的手法。通过形形色色的玄妙而隐晦的宗教仪轨。寄托了超脱人世、脱离苦海的佛教出世观。历史上的无数僧俗、工匠、艺师出于那份获得善业功德的虔诚。制作了难以计数的法器。这些法器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观赏性和审美意趣。堪称藏传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在绚丽多彩的藏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熠熠生辉。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4695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简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73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