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4 03:1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

「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
「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

  (一)信具足

  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是不必谈的。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说的。佛法是由僧众结集(编辑)、传流、住持、弘扬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之为三宝。信仰的入门。便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将整个的身心。无条件地汩没在三宝的光辉与恩德之中。皈依三宝之后。便能从三宝的启导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归——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

  (二)戒具足

  主要是指五戒——不杀生(不杀动物。而非即是吃素)、不偷盗、不邪淫(不与夫妇之外的异性交媾)、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本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皈依三宝与受持五戒。本不该看作两个阶段的两层意义。如果皈依了三宝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学校登记注册。而不真去上课求学。那只是种善根而得不到现实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业。如果不能受持五戒。那就连人天道中的人天果位都保不住

1分钟佛学常识

。岂能解脱生死?

  如果向往出家生活。而又为现实

太虚佛学常识南怀瑾

环境之所不许。那也不妨于五戒之外。可以另于每月阴历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日)。受持以一日一夜为期限的八关戒斋。所谓八关戒斋。是指:

  1、不杀

佛学常识学佛

生。

  2、不偷盗。

  3、不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7、不坐卧高广大床。

  8、不非时食(俗称持午。过日中之后。只许饮水。不得进食-这一条戒的详细内容。请参阅拙著《律制生活》一书中的〈佛教的饮食规制〉)

  有关八关戒斋的详细内容。请参阅拙著《戒律学纲要》第四篇〈了生脱死的门径〉。

  如果修菩萨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萨戒。这虽不是《阿含经》中的规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确有受持菩萨戒的必要。因为受戒一事。相似于宣誓。且比宣誓的意义更庄严。比宣誓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恶性极强的防腐剂。

  菩萨戒的主要内容。请参阅《戒律学纲要》第七篇〈三世诸佛的摇篮〉。

  (三)施具足

  施的内容。是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以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以公益施舍促成社会大众的福利。

  (四)闻具足

  持戒、布施。是重于福德的培养与经营。若要求得佛法的正知正见。并期如理奉行佛法的话。那就必须从闻法入手。

  看经也是闻法之一。但是。经义博大精深。亲近善知识。“往诣塔寺。专心听

佛学常识翻译

法”的点化讲授。仍是必须。这也是居士进寺院的最大目的。

  (五)慧具足

  这是对于真谛的体会或领悟。也是从闻法的精进实践而得

佛学常识的微博

的一种实证经验。佛陀时代。每对俗人说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闻法而见谛。证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5389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58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