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3 06: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领山川。蒲团暖坐。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僧人的生活是很紧张而清苦的。也是有规律和节奏的。

  他们每日闻钟而起。闻鼓而眠。笺响上殿。梆响过堂。月月如此。年年依旧。

  但是。僧人也和世人一样。只要热爱生活。一切都充满生机和乐趣。

  起床qichuang

  清晨四点钟。巡照僧敲响寺院第一次起床讯号照板。

  他边走边敲。围绕寺内一周。然后停在大雄宝殿的左前方、右前方和后方各敲一阵。把讯号传给禅堂的报钟。

  报钟响过三阵。又把讯号传给钟楼的大钟。大钟也是敲三阵。每阵

反常识的佛学解释

三十六响。共鸣一百零八响。表示断除人生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头边敲钟。边唱偈。表示僧人对国家和对众生的良好祝愿。

  洪钟三叩毕。鼓楼鼓声起。一阵鼓结束。僧值师开始围绕寺内巡签。二阵鼓结束。僧值师巡签完毕。三阵鼓声起。僧值师进入大殿礼佛。

  鼓声将讯号又传给弹堂的报钟。报钟又传给斋堂的云板。云板敲三阵。每阵七下。第三阵云板又把讯号传给大殿的引磬。

  从不同方位发出的这七种讯号。前后相扣。快慢相续。音响各别。韵味各殊。真给人一种音乐享受。

  而这些悠扬激越之声。都分

佛学基本礼仪常识

别在呼唤着僧众们起床、折被、刷牙、洗脸、搭衣、上殿……第三阵云板结束。僧众已齐集于大雄宝殿。朝时课诵开始了。

  早殿zaodian

  大雄宝殿香烟缭绕。灯烛辉煌。住持僧带领

佛学常识答

寺院两序大众上殿课诵。

  僧众们都按自己的位置排班站立。住持站在进门左边。僧值站在进门右边。首座、后堂站在佛像左边。西堂、堂主站在佛像右边。维那站在后堂旁边。

  维那敲响大磬。率众唱诵。站在他旁边的当值悦众及其他打犍椎的僧人。手持引磬、鱼槌、铰子、铛子等。组成一支梵唱乐队。

  大殿中。僧众分列两边。序职愈高者愈站前面。禅堂僧众位于念佛堂僧众的前面。最后一排则为云水僧。云水僧后为居士的行列。

  早殿开始。若没有僧值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离开大殿。早殿有两堂功课:

  第一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佛、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绕佛、归位。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是梵语译成的汉字。很长。共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绕佛。是一面排班行走。一面念“南无阿弥陀佛”。其次序是:首座、西

佛学常识什么是法

堂、后堂、堂主、都监、监院、维那、掌犍惟的悦众、知客等主要执事、技戒腊长短排列的清众、僧值。住持走在最后。

  第二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佛、念《三皈依》、《大悲咒》、“十小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韦驮赞》。

  “十小咒”。包括《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净土神咒》、《大吉祥天女咒》。

  目的是以念诵经咒的功德。回向给护法的天龙八部等众鬼神。祈愿寺院中安静无事。回向也称施向。如把所修功得施向众生。称为“众生回向”。

  有的寺院。在佛教节日和佛菩萨圣诞日念两堂功课。平时去掉一些内容。归并为一堂功课。在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诵戒。不绕佛。早殿结束。各自回堂稍息。等待过堂。

  过堂guotang

  过堂。就是进斋堂吃饭的意思。僧入早粥、午斋必须过堂。由于佛教有“过午不食”的古制。故有些僧人晚斋时是不过堂的。

  当早粥准备就绪。斋厨的火磐先敲响。随后斋堂前的梆也敲响。敲梆时。僧值巡签。僧众陆续进入斋堂。

  三阵梆后。又敲响斋堂前的云板。僧众基本到齐。僧值在堂内巡视一圈。归位。

  三阵云板结束。悦众的引磬声起。僧值带领僧众一齐念《供养咒》。早粥时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时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在斋堂里。也和大殿里一样。每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正中是住持的座位。面向斋堂大门。东西序相对。都是一排排狭长的桌凳。序职越高。越靠近正中。东序第一排依次是都监、监院、维那、悦众……侍者的座位。西序第一排依次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知客等的座位。

  《供养咒》念毕。若今天是施主设斋。维那便念道:“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磐声。各正念。”

  然后由知客师念斋条:“某某设上堂斋一起。上供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供养本堂方丈大和尚及班首大众师父。念佛请斋。”

  念毕。开始早斋;食时。僧众们不仅要肃静。而且还要集中思想作“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自忖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佛学常识四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五观的意思是。僧人用斋时应该思考:施主供应这碗斋饭来之不易。我今天认真修行没有?应把这些饭菜看作是医治饥渴的药物。吃“药”不能贪图口福。只要能达到维持生命、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因此。斋堂又叫五观堂。

  把碗中的饭或菜吃完。需要添加时。僧众则把饭碗或菜碗推向桌前。行堂僧就来添加;若只需要一半。则用筷子指示一下。

  用斋必须严守规则。特别是肃静的规则。任何人不得发出异常声音。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僧人吃完斋后。僧值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合掌。引磐响。僧众亦起身合掌。

  先念咒语“萨哆喃……”再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也。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表示对布施设斋者的谢意。最后诵《结斋偈》:“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没有吃完斋的僧人。念毕后可继续吃。

  早斋和午斋过堂。在念《供养咒》结束后。还要向寒林饿鬼施食。施食一般由东序距斋堂大门最近的侍者。或敲梆和云板的僧人担任。他用饭勺盛着七粒饭走出斋堂。向左侧的寒林台位上撒去。

  早斋时默念:“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吨。度利益莎诃!”午斋时默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唵。穆帝莎诃!”

  坐禅zuochan

  坐禅又叫坐香。因为坐禅时需燃香。并以燃香来计算时间。早粥后的禅僧回到禅堂。脱去袈裟。换上便袍。即准备坐禅了。

  坐禅是行香与坐香交替进行。

  行香是坐香前后的肢体活动。行香时;禅僧们围绕着禅堂中心的佛龛右行。形成几道椭圆形的圈子。行香起初稍慢。维那叫一声“快!”禅僧们急走如小跑。放行香又叫跑香。

  散香师在圈子外沿着周围的椿凳行走。他直举着一根五尺长的竹片。每行几步即用竹片叩地。提醒僧众注意。不要在跑香时思想散乱。他走到佛像前和维摩龛前竹片不叩地。表示对佛和方丈的敬意。

  悦众打钟板三阵。禅僧们各依椿凳次序坐定。

  禅堂后壁正中的维摩龛是方丈的座位。与之相对的禅堂大门两边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的座位;座位东西侧是禅堂维那、悦众、当职、兼职、监香、香灯、司水、僧值等的座位。

  禅堂东序座位以都监为首。西序座位以参头为首。均依序职和戒腊排定。两尾与维摩龛相接。禅僧们都背禅堂内壁而坐。成为一个方框形。

  坐禅时。禅僧们好像忘却了自身而受命于钟板。他们直端端地趺坐在椿凳上。两目注视在铺地砖的某个固定位置上。保持其脊柱的挺直。控制其呼吸。

  为了保持禅堂的肃静。绝对禁止讲话。若有犯规者以香板惩戒。东边的由维那执行。西边的由班首执行。用香板也有规定:不能用尖端打人。也不能打面部。

  禅堂的监香师负有巡香的职责。巡香按一支香燃烧时间的长短。作三周或六周的巡行。巡完一支香即可归座。将巡香的权力交给另一位监香师。

  坐香完毕。禅僧们放下腿。穿上鞋子。可以喝水润喉或掩口而咳。然后。又随着维那发出的讯号开始行香。接近中午时。一位悦众便点燃一支香送进斋厨。这是在告诉厨房人员。当这支香燃完。即是用午斋的时候了。

  午斋后的坐禅。与此相同。

  晚殿wandian

  晚殿在晚斋后进行。首先。由大殿敲响报钟。每敲十下间隔三至五分钟。当敲过三十后。僧值开始巡签、进殿礼佛。报钟四响、五响后。僧众陆续到齐。晚殿课诵就开始了。

  晚殿共有三堂功课:

  第一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佛、念《阿弥陀经》、绕佛、归位。

  第二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拜八十八佛、念《礼佛大忏悔文》。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娑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这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仟悔主。《礼佛大忏悔文》也出于《决定毗尼经》。忏悔。为常用的佛教名词。即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得容忍宽恕之意。忏悔也可解释为消除以往的宿业。不造未来的新业。古时规定。念《大忏悔文》须行一百零八礼。现代则多跪诵而不礼拜了。

  第三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念《蒙山施食文仪》。并在每日中午的斋食取出少许饭粒施给饿鬼。在讽诵和忏悔之后惠及幽冥。施食多由大殿的殿主执行。方法与午斋施食相同。寒林饿鬼受食之位在大殿门外右边。念《蒙出施食文仪》时间较长。要占整个晚殿的一半时间。故称为“半堂食”。

  晚殿的三堂功课。蒙山施食是必须举行的。其它内容可稍作调整。有的寺院实行的是“单日弥陀双日佛”。即每逢阴历的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的名号。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念《礼佛大仟悔文》。

  还有的寺院晚殿除蒙山施食外。只念《心经》、《回向文》、转佛、归位。再念《普贤十大愿文》;《大皈依》、《大悲咒》、《伽蓝赞》等。

  止静zhijing

  晚上九时。静温的寺院相继发出“止静”的讯号。各堂口的僧众们准备倒单睡觉了。

  首先。是鼓楼的鼓声敲响。敲了鼓边(称为“醒鼓”)再敲鼓心。鼓头高声唱道:“佛日增辉。法轮常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唱一句。敲一槌。

  接着又念《大悲咒》。念一字。敲一槌。鼓声未歇。钟声又起;钟声刚落。照板又响。

  这时。僧值开始巡签。查看还有没有僧人窜寮的、高声喧哗的。有则禁止。巡寮完毕。照板结束音声。寺院沉浸在深深的夜色中。

  社会上有些人把僧人看得跟寄生虫一样。他不懂得出家人承担着供养十法界一切众生的重任。

  做法会放焰口也好。普佛也好。三时系念也好。我们通过咒语加持变现出无量的美味食品供养鬼神道众生。

  再没有用的出家人。他参加做法会。也供养了天人鬼神大众。

  以此福报即使今生今世因为贪嗔痴慢。可能下无间地狱。但是出地狱以后。即使在鬼道、神道。他也像这个法会上的这些天龙八部一样。在佛座下护法。

  对于出家众要另眼相待。没有大福报是不能出家的。许多人想出家却障碍重重。

  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0/60028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34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