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业力感果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3 05: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业力感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业力感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业力感果

  十业道

  依善心所起的业。于现在可享乐。于未来能招感人天快乐的果报。叫善业。反之现在受苦。与未来感招堕恶趣苦的叫恶业。又有一业非善非恶名无记业

佛学常识100条

  十恶业道即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方面。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嗔、痴。十善业道即与上相反。为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性、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嗔、正见。业为思心所。道为思所游履故叫业道。即此业所依、所托、所游履的地方。

  身语意之业又有加行、根

佛学常识问答txt

本、后得三种分别。以上属根本业道。《俱舍论》云:应从起心动念上断绝十恶业道的加行。从而断绝十恶业道的发生。断绝共后得业道。而此正是十善业道的加行、根本与后得。在严持戒律的基础上才有定慧等持 。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把地基清理干净。修平整。并按尺寸规划好地基用地。才有房子的地面建筑以及其内部的装修等。此正好比我们修习的戒、定、慧的次第关系。

  

佛学常识名词

其中十恶业道必是依后三之贪、嗔、痴而生。故说:“息灭贪嗔痴。勤修戒

佛学常识问答书

定慧。”

  业力感果

  善恶业力感果之时期。有迟速。或于现在。或于未来。未来中又有未来次生、次后生。次生名顺次。次后生名顺后。

  就感果时期。区别业的种类有四种。

  顺现法受业

  又名顺现受业。即此生造业。此生受果;

  顺次生受业

  又名顺生受业。即此生造业。第二生受;

  顺后次受业

  又名顺后受业。即此生造业。第三生或更后受;

  不定受业

  又名顺不定受业。即此生造业而感果的时期不定。前三顺现、顺生、顺后三业。感果之时期决定故云定业。后一时期等不定故名不定受业。

  不定受业中又有感果定时不定。感果与时俱不定之别。异熟果报必定要受。于何时受而不定。为果定时不定。异熟果报和时期皆无定。为果时俱不定。顺现顺生顺后有时报俱定(果报与时间都有决定)。时定报不定(感果时期有定。感报结果不定)之别。

  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修行要克服生果后而后悔、追悔。世上没有卖后悔的药。发生的已发生。修行要从因上开始。从了解业感缘起论开始。从当下开始。了解感业、苦的产生、生死轮

大悲古寺佛学基本常识

回的真正原因。从而切断业的缘起。走向解脱。

  从自身五蕴来看。即是从身口意上关照。都摄六根。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想的不想。从而从当下开始每日善念善心所多一点。善法增长一点。渐渐改变自己的身心。修证自己的行为。改变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南无阿弥陀佛 🙏🙏🙏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07611.html

以上是关于业力感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业力感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29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