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禅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3 05:3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禅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禅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七

  世间万法 唯心所生

  一念觉 众生是佛

  一念迷 佛是众生

  禅七就是为了这成佛的一念

  此心光明 更复何言

  破本参。见法身;

  破重关。证法身;

  破牢关。透法身。

  对于一个修行的僧人而言。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

元音老人 佛学常识

为适宜。故多云“坐禅”。以打坐来修习禅定的方法。略称“打坐”。

  关于坐禅的方法。《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指出。应该四时随时坐禅。有能够舒适的床坐。有柔软的坐垫。有安静的空闲处。有一起修行的善知识;另外。还需要无所求的好护法。能够提供饮食、医药等供养。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修行者自身应该善于观察自己的思想。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等。此外。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等书中。对坐禅方法也颇多论述。日本、朝鲜佛教界。对于坐禅也都十分看重。

  禅七就是修行者集中在禅堂。以七日为期。严格坐禅修行。克期取证。

  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曾在菩提树下打坐、冥思。发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在第七天凌晨。他看到启明星冉冉升起的时候。终于悟道了。后来的佛弟子就有了七日成佛的说法。

  不

佛学常识助念的意义

过。一般出家人的功夫比不上佛陀。不大可能用七天时间就开悟。所以。打禅七通常是连打七个七。有的是七七四十九天。还有更长的。打十个、十二个。打禅七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禅堂被比喻成一个“选佛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禅修好像很轻松、很洒脱。吃饭、喝茶、睡觉无不是禅。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禅宗大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的。为什么僧人还要保

佛学简述和修持的常识

持这样一种严苛的修行方式?

  禅七这种修行方式好比爬山。你爬到山顶的时候。就能看到山外的好景。但是在登顶之前。你要从山脚一步一步往上爬。禅修是渐修积累的过程。等你下足了功夫。登上山顶的一刹那。你就“顿悟”了。

  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大师顿悟的。但你没看到他们开悟前下的苦功。虚云老和尚19岁出家。开悟前在福建鼓山住山洞。拜

一分钟教你佛学常识3

了3年的万佛忏;又用4年时间做职事。就是做一些寺院里的杂活。培植福报;然后又在山洞里修了3年的禅定;在天台山学习了5年经教;用3年时间拜山——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在九华山学教3年;在终南山住山2年;行脚2年等等。行脚。类似于现在的徒步旅行。但他是一个人步行。什么都不带。每日托钵乞食。晚上

佛学常识放生的功德意义

就在树下打坐。2年时间。走遍了四川、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

  有这样的修行基础。虚云老和尚56岁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时。开悟了。禅七进行到第八个七的时候。有一天禅堂里行茶水。开水不小心溅到他的手。茶杯掉到了地上——咚地一声。就开悟了。这就好比苏东坡讲的“厚积而薄发”。

  来果老和尚说:一切法门。证法身。就到了极顶的工夫;唯有透过法身。才是宗门下的事。

  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0798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禅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禅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2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