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禅宗」禅宗的二入四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3 05: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禅宗」禅宗的二入四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禅宗的二入四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宗的二入四行

  禅宗的

佛学常识大全八关斋戒

宗旨是单刀直入。直示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根据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把人道的途径区分作理与行两种称为二入。

  (一)理入

  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所以令舍妄归真。修心如墙壁坚住不移的观法。遣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此为理入。

  (二)行入

  行入分四种行:依理入之理而发于行动名行入。

  (1)报怨行:泯冤亲爱憎。逆来顺受的忍辱行。

  (2)随缘行:苦乐得失。无动于心。无所愿乐。万事随缘随分无贪著。

  (3)无所求行:无所贪求。息心息念。

  (4)称法

常识佛学入门

行:安心无为。任运与法性之理相称而行。即合于诸法实相。行广六度。而无所著。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观》原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佛学常识大专佛学讲表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教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皆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

  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

基础佛学常识100问第五

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

佛学入门佛学常识大智度论

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悕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无差误

  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南无阿弥陀佛 🙏🙏🙏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09376.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宗」禅宗的二入四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禅宗的二入四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28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