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 禅定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定 - 禅定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点: 1、禅定印 ;2、禅定印手势 。
在佛教中,佛像的手势也被称为“手印”,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身份,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也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那么,常见的佛菩萨手势都有哪些呢?它们又分别代表着什么特殊的含义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一、施无畏印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除了来自外部的干扰外,更加严峻的挑战来自于人们的内心,因此佛陀通过他的智慧,为信众消除内心的恐惧,布施无畏给众生,引导众生走上正道。这一手印,表示佛陀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该手印的姿势是:右手上举至胸前,掌心向外,五指自然伸展开来。
二、说法印
这是佛菩萨在讲经说法时所结手印,象征佛菩萨说法之意。佛陀在成道后,为了让更多人也能觉悟成佛、了脱烦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用的就是这个手印,因此“说法印”又被称为“转法轮印”。此后佛陀更是弘法四十五年,为大众宣说佛法,所以佛弟子们一看到这个手势就知道老师要来给大家上课了。该手印的姿势是: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伸展开来。
三、禅定印
禅定印是佛陀最常结的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这是佛陀在成道时采用的手势。两千五百多年前,悉达多太子(现在我们所说的佛陀)结束了六年的苦行,并食用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粥后,于菩提树下跏趺而坐,结“禅定印”端坐思维,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该手印的姿势为: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
四、触地印
触地印又称“证悟印”或“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相传佛陀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干扰其清修。后来佛陀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终使魔王惧伏,也象征着夜叉罗刹、种种外道都被正法一一降服。学佛者也因此能够专注在自己的修行之中。该手印的姿势为:右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指尖触地。
五、施愿印
面对信众们的种种祈愿,大慈大悲的佛菩萨会加持大众实现。这时佛菩萨则会结施愿印,以表示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施予众生所需,满足众生愿求。常结此印的佛菩萨,除了释迦牟尼佛,还有观世音菩萨以及药师佛,表示对众生施予慈悲与慷慨。该手印的姿势是:手掌伸出,掌心向外,手指下垂,表示给予。
佛菩萨的种种手印,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也要学习佛菩萨们的慈悲心、智慧心、喜舍心,不忘佛菩萨的教诲,依照佛菩萨所说的去修行、去实践,放下执着,降伏烦恼,破除无明,开发出我们本具的光明与智慧。祈愿大众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1.禅定印
全神贯注之印。这是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表现禅定中的佛也都用此印。
跏趺坐姿,两手平放于腿上,一掌置于另一掌之上。
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
2.无畏印(又作施无畏印)
意为“全然无惧的人”或是“令人安心,平静者”。
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所以称为施无畏。
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
这一手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
3.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满愿印)
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
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
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
4.说法印
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
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所以称为说法印。
5.降魔印
(又作触地印),
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
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扰乱,阻止释迦的清修。
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惧伏。
因此此印相称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
6.智拳印
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在密宗金刚界和胎藏界他有不同姿势:
智拳印即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契也。右手握左手大拇指置胸前。
7.期克印
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种。
中指和无名指弯曲,余三指伸直,拇指压在弯曲的二指上。
常见的愤怒金刚的手势就是期克印,主要的作用是摧坏和降服的意思,同时也表金刚不二智慧。
以上是关于禅定 - 禅定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定 - 禅定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9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