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芥子」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11 03:4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芥子」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芥子」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

2017-01-25 18:57

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


芥子如何纳须弥?

芥子与须弥。在佛教中是形容物质最小与最大的两个单位。当然。这是不钻牛角尖的说法。因为如果硬说要物质的最小。经典里面还有微尘与极微尘等等。只是。作为一种普遍概念。芥子已经充分表达了它的小。或者比极微尘更具形象的给人以物质概念。须弥亦然。

芥子纳须弥。这一句。是我在学习天台的时候看到的句子。最初的时候。我仅仅把他当做五个字。读过了就过了。

有法师曾笑对我说:读书。就是把字一个个读过去。每个字都读了。就是读书。那时候的我忠实秉承了这种读书方式。觉得芥子纳须弥。五个字挺美。具有某种变幻的、捉摸不透的、并且朗朗上口的特质。正好符合初学天台云雾中观山峰的美感。于是读了。也记下了。

再次聊起芥子纳须弥。是在一次玩笑中。新年的午后。总是聚会的高峰期。晒太阳嗑瓜子是国民冬季第一娱乐活动。随着瓜子壳的积累。脑细胞也开始活跃。嘴皮子渐渐的多起来。

有人说。一颗瓜子等于几颗芥子呢?又说。芥子到底有多大呢?一句接

佛学常识100篇

一句的求证。芥子的形象渐渐地变得具体。于是。当抛出一句“芥子怎么纳须弥”以后。话题开始有些艰难起来。是啊。须弥纳芥子容易。芥子如何纳须弥。大小如此悬殊的双方。如何能互相容纳?

问题如同谜题。需要一层层剥。有时候剥不出。还需要运用脑筋急转弯玩法。转向思维。因为经典殊胜圆融。若是常人固定思维就能到达。怎么配的了“圆融”二字。芥子纳须弥就是如此。非固定思维考证能到达。

我前面提到。芥子与须弥都是物质。既然是物质。都有性、相两个层面。平常我们讲的、想的。都局限在相的层面。很少涉及性。芥子纳须弥。却恰恰讲的是性的层面。于是。性相相违。相的理解层面就很难达到芥子纳须弥所表达的性的层面。

芥子如何纳须弥?

这里讲的性。指的是本质。芥子与须弥都

学诚法师佛学常识问答

具备物质的本质。本质与本质无差。因此可以说。芥子与须弥平等不二。既然平等不二。互相容纳当然是可以的。

再进一层说。芥子本身也是一个须弥。讲到这。我总会想到一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芥子虽小。它依然具有须弥同具有的本质。唯识讲:万法唯识所现。世界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每个人理解的世界都不一样。悲观人的世界是黑暗的。乐观的则阴雨天也是细雨丝丝。充满暖意。

认识度有多长。眼光有多远。世界的边就有多宽。以恶心度人善念。善念也是恶。因此。无论好恶美丑狭小。只待于我们一心。从心性层面看。我们本身就是世界。世界与我不一不异。

印顺导师某本书中有这么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鸟类的眼睛对光的接受能力各不一样。它的身上羽毛有几种颜色。那么眼睛对光的

一分钟佛学常识视频

分辨力所见的颜色与羽毛的颜色相同。

比如麻雀。通体以灰为主。那么麻雀所见的外在世界也是以灰为主。如此说来。人与万物。不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本身也是一个世界。世界与我不一不异。同理。芥子与须弥。作为世界物质的一份子。他们的关系也是不一不异。既然不一不异。互相纳受又何不可。

如此。芥子纳须弥的立论就已经成立了。理解它。需要的仅仅是让我们换一个思维模式。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思考事物的另一个层面。脱开一些固执。

佛学常识app

让我们感受事物所展现的本质。

佛学常识100个秘诀

同时。芥子纳须弥告诉的还有我们处事的态度。佛法总是要回归到现实行动中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完成他所存在的价值。

这里所要显示的是一种圆融的思维方法。事物大小相容。长短相依。那么生活中又何必斤斤计较某些是非曲直。放下固执的本位思维。风幡本不动。动者是我心。因心起念而有善恶。换个思维模式。站在本质上看问题。许多烦恼当下就可以迎刃而解的。

嗑瓜子本是娱乐。嗑着嗑着。也能嗑出世间真谛来。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3862/

以上是关于「芥子」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芥子」常识:芥子如何纳须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88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