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其实,要想同时做到这两方面,虽然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做到其中一项,另外一项自然也可以做到。
观察他人的心,用的不是神通、第三只眼、读心术或催眠术,除了从自己的感受推想到他人的感受,还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在立场、年龄、教育程度、生活环
其实,人与人之间只要相处时间久一些,自然而然就会熟悉对方的想法与反应,能够猜出他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反应如何?因此人们会在习惯对方后,进一步理解对方,并提出对方所需要的帮助。
我们会因为了解对方的需求,而主动提出帮忙;相同的,如果别人想要帮助你,你却不让他帮助,他也会很痛苦,就像有人很爱你,而你却说“我不需要你的爱”一样。因此,我们除了帮助别人,也要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有互动;透过这样的互动,能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安全的、愉快的,你是对方可以信赖的人,甚至是最了解他的人。
但这和投其所好、谄媚阿谀是不一样的。通常,我们对于不熟悉的朋友,或许会用比较客气、夸张,甚
此外,与人相处也不要预设门槛、防线,虽然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因为我们如果不提防别人,很可能会受到对方的伤害,例如:遭人背叛,或是在背后被人放黑枪等。
曾经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长来见我,他说:“师父!我被小人暗算了。”他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他公司的总经理,对方从学校毕业后一路受他提拔,结果竟然背叛了他,让他心中不免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我建议他:“
如果不这样在人格上、心性上辅导部属,只提供技术上的训练,到最后对方很可能因为技术学到手了,就远走高飞,不但不懂得感恩,甚至还可能成为叛徒。其实,不论是对朋友、部属、子女都一样,慈悲既不是纵容,也不是溺爱,而是要讲究方法与智慧。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shengyanfashi/925.html
以上是关于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