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是好日-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日日是好日-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好天。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讲: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处处是好地方。人没有坏人,天气没有坏天气,事情没有坏事情,随处都是净土。那么可以再加上“心心是好心”、“念念是好念”。“日日是好日”是云门祖师所讲的一句话,但是后来很少有人理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在《禅门呓语》的序里头用到这句话,我说:如果真正达到“日日是好日”的话,那么我在禅七期间所讲的一些疯癫话,可以不要忘了。如果没到达“日日是好日”的程度,那我在禅七中所讲的话一定要忘掉,要不然会有麻烦。我在禅七里讲的是什么话呢?是疯话。什么是疯癫的话呢?应该是看起来、听起来不合逻辑、不合道理的话,甚至是不合佛法的话。
前天有位日本教授到我们文化馆来,看到《禅门呓语》里有一篇心得报告,题目是〈师父是骗子〉。如果根据一般佛法讲,这是大逆不道的话,怎么可以说师父是骗子?师父骗了谁啦?如果以禅的立场来讲,这种骗子越大越好,那释迦牟尼佛也是骗子,而且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通通是“胡说”。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但他又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可见佛也是大骗子。
二、乖牛与笨牛
其实这个“骗”是有安慰、鼓励、引导、诱导的意思在里头。小孩子不肯吃饭,母亲会说:“乖乖!你赶快吃,吃过饭后,再买糖果给你吃。”小孩子吃过了饭就忘了,他已经吃饱了,还要什么东西!所以母亲对孩子也是用骗的。不单是骗,而且是哄、吓、诈、骗。最好听的话、听起来最舒服的话,是哄。哄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在佛陀的时代,佛看到一个人在骂人,他说不能骂人,不但不能骂人,连牛都不能骂。佛讲了一个牛的故事作例子:
过去有两头牛,拉着两辆车子走,一头牛走得快,一头牛走得慢,走得快的越走越快,走得慢的越走越慢。原因何在?原因是驾车的人不一样。前面那头牛走得快,因为那驾车的人对牛说:“我的乖牛,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最聪明、最好的牛。我就靠你而已,你替我赶快拉,拉到尽头,我给你好东西吃,好的草、好的粮。”等
三、鱼在天上飞、羊在海底吃草?
比如“鱼在天上飞、羊在海底吃草”,这是没有意思的话,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我说:最高的地方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在山上。这是不是相反呢?就常识而言,这是没有道理。可是,讲道理会使你头脑想得更多。为了叫你不要讲道理,祖师们讲疯话,甚至讲逢佛杀佛。有的祖师讲,念一句佛要漱口三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能达到“日日是好日”的程度,你就可以体会到这些话的真义。
“日日是好日”是心中没有分别,没有你我、好坏、大小、长短、男女等,这些相对的全部都没有。那么是不是有统一的、绝对的呢?统一的时候如果觉得统一了,那么统一的本身还是分别心。真正的无分别心,是没有矛盾,也没有统一。如果执着于统一,表示在统一之外,还有矛盾。自以为:我是在无分别、没烦恼这一边,其它的人则是有分别、有烦恼;别人无智慧,我有智慧。
一般宗教、哲学,大致上在追求一个理想,追求超越现实,追求超越我们平凡世界的一个境界。所以有神的世界、有人的世界;有战争的世界、有和平的世界。大家追求和平的世界,反对战争的世界;又追求圣和灵的世界,希望离开凡夫或人的世界。这是哲学、宗教上的二分法,就是希望从人间、现实的超出,而达成一种理想,或者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得到解脱。像这种情况,永远是追不到的,永远是没有的、虚幻的,永远是假的、不可能实现的。这好比一条狗,背上绑一根杆子,杆子上挂一块肉,狗要吃这块肉;狗在跑,知道有一块肉在它前面,可是永远吃不到它。为什么吃不到?因竹杆子绑在身上,狗跑,竹杆子也被狗带着跑。所以要追求一个统一的、永恒的、圣灵的,或者是理念的、理想的境界,那是永远不能实现的。耶稣说天国
四、海面无风三尺浪
我常常作这比喻:一面镜子如果被摆动的时候,影子就看不清楚;一盆清澈的水,用嘴巴吹动它,再看水中的影子,一定是扭曲的。我们的心,经常在动,大概像刮风时海面上的波浪;如果心比较稳定,那大概像刮小风。我们中国人常常讲“海面无风三尺浪”,船在海面上走,我们不觉得有风,可是浪还是有的。平常的人,在有大烦恼的时候,恨不得要杀人!或者想要追求什么,譬如想追求一个女孩、男孩,或是发生三角、四角关系的时候,挖空心思,用尽办法,想去对付他人。社会上发生的罪恶,不外是为了金钱、男女,还有名誉。有一次,我在美国,对一位中年的中国徒弟说:“你不够坦白!你有问题为什么不明白讲?偏要兜着圈子讲。”又说:&
五、直心是道场
我们要在“无”处用心,要以无得失心、不计得失来做一切事,使我们的心处在平凡之中。平凡的心就是好心,好心就是无分别心,无分别的心就是直心。佛教有一句话:“直心是道场”,一般人不懂直心,以为心直口快就是直心;其实所谓直心就是心不扭曲,没有波纹,念念都是平直的。道场又是什么?就是与道相应的地方。中国人有时把道解释作一条路,平的路大家都喜欢,如果路上都是坑,大概就不喜欢。心是直的、不扭曲,那就像一条笔直、平坦的大路。
如果是扭曲的心,还不是很坏的心;混乱心和颠倒心比扭曲的心更糟糕。所以修行的人,先要从乱心、倒心着手,修成不乱、不倒、有秩序的心,再从有秩序的心变成直心。真正的直心,是一片很平的心,不只是一条直线;直心不但是普遍的,而且是永恒的,因而直心也叫作不动心。到怎样的情形才是不动心呢?心要完全不动是很不容易的,从菩萨道的修行过程来说,到了第八(不动)地,才是真的完全不动。平常人的心在时间上会动,在空间上也会动;在此地、此时不动,而换了一个环境可能会动。所以平常人不能维持完全不动,就是我们修行学禅的人,也很不容易做到日日是好日。如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心永远不动,到了这种程度,可以说是到了无心、无智的阶段。学禅的人由散乱心变成单纯的心,由单纯的心变成一心,从一心变成无心,这是三个阶段。证到阿罗汉果,就是无心;不单是没有分别心,连统一心也没有。心统一而不自觉,就是连和“分别心”相对的“统一心”也没有了,这就是无心。若有统一的心,仍是凡夫外道的境界,这还不及佛法的小乘。
六、无智亦无得
《心经》里讲到“无智亦无得”。有说不要智慧,那就不用开悟了;没有悟可开,就没有智慧可得;既然没有智慧可得,我来修行做什么呢?所以说这种人很矛盾。有人很喜欢念《心经》,也念得很好。可是如果告诉他没有智慧这样东西,没有智慧可得,他就怕得不得了!有一位老居士,已经学佛多年了,然在禅七期中,听我说没有阿弥陀佛,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悟可开。这么一讲,那位老居士就跟我说:“师父,我想走了,我不能再住下去了。几十年,我好不容易信了佛。这下子佛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再下去不得了了!我还是希望有佛。”结果他真的中途先走了。这位居士有没有念《心经》呢?他每天都念呀!我们早晚课都要念到《心经》的,他有没有看到“无智亦无得”这句话呢?有的,可是不能接受。
有智仍旧是小乘,无智才是成佛。有智慧还不是好日,无智慧以后才是日日是好日。为什么有智不是好日呢?因为证到阿罗汉果以后,他有涅槃在,就觉得有凡夫、有圣人、有生死、有涅槃;他厌离生死而愿意永住涅槃,得无余涅槃,不再来世间受生死、六道轮回之苦。可见罗汉并不是究竟无分别,他还是有分别的。相对的没有了,统一的也没有了,这个时候便是智慧;如果连无相对、无统一也都没有了,这才可以说是无智。
我在《禅门呓语》中讲到人人都在做梦,做梦的人在做梦,醒的人也在做梦。那么,佛做不做梦呢?佛也在做梦,而这个梦是做给我们看的。“无智”不是愚痴吗?不是的。空有几个层次:第一层是空掉分别、相对,第二层是空掉统一,第三层是空掉“空”。第一层是外道之统一,第二层是空,第三层是空非空。一定要到空非空的程度,才算日日是好日。一个人到了日日是好日的时候,还会看到坏人、见到坏事吗?
《六祖坛经》讲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可倒过来讲:“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烦恼”。对一个大彻大悟、一悟永悟的人来讲,根本不再分别生死与涅槃。因为众生有生死,所以他有生死,而不是因为他自己有生死;他是因为众生而有生死,他只是众生的一种反映。他本身已不存在,因有众生而他存在。没有佛这样东西,因为众生而有佛;没有菩萨这样东西,因为众生而有菩萨。佛菩萨已经是最高、最圆满、最究竟,在他们已经没有生死和涅槃的问题,但是为了众生,所以佛菩萨还往来于生死。菩萨自己存不存在?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的存在。如果自己还觉得自己存在着,那就是还有我──我存在于涅槃,我存在于智慧;我能入涅槃,我有大智慧。既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些相通通没有了,当然他本身是没有的。因此佛是没有的,菩萨是没有的;但是对众生来讲,佛是有的,菩萨是有的。
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对已彻悟的禅者来讲,既没有坏人,也没有坏事。因为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他,也没有事可以使他烦恼,他本身是没有好坏等价值观念的。他们既不如凡夫以个人为中心作价值判断,也不像外道以全体的宇宙为中心作价值判断。正因为泯除了所有的分别心,所以对他们来说,日日是好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shengyanfashi/1361.html
以上是关于日日是好日-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日日是好日-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