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死极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生死极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托人四处寻访,终觅得贤良之女为妻。长者以重金礼聘,婚礼当天更以热闹喧天的锣鼓、花车迎娶
生死
一日,生死苦和亲友们一同出城游行,到了佛说法处,不自觉地往里面走;见到佛陀面似满月、目如莲花及身放诸光的相好欢喜不已,恭敬地五体投地礼拜后旁坐听法。世尊见状,便为他宣说佛法的基本谛理:苦、集、灭、道;生死苦一听,心开意解,即证初果圣位──须陀洹。确信自己找到终身依止处的生死苦,回到家中,跪求父母听许自己随佛出家,爱子心切的长者夫妇于是同意请求。出家后的生死苦,人如其名,畏生死之苦,精进行道,很快便漏尽烦恼,成就四果圣位──阿罗汉,不仅能通晓过去、未来多生累劫的因
比丘们以此事问佛,佛说:‘在此贤劫中,当人寿两万岁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迦叶如来。当时有一沙弥随一位和尚修行,有日正逢城中盛大集会,沙弥朝外观望后便进来禀白:“师父,外头好热闹,我们今日早些出门托钵乞食,一定可以满钵而返!”师父回答:“现在时间还早,先静坐吧!”就这么一请一答三次,师父都没有准许沙弥提前托钵。此时,年少气盛的沙弥火从心生,冲口便说:“你怎么这么顽固,不如早死早好!”说完头也不回地自行入城乞食。
乞食途中,沙弥想着刚才的恶口因缘,心生惶恐,急忙回到寺中,匍匐在地向师父悔过
佛陀告诉大众:‘当时的恶口沙弥,就是今天的生死苦比丘啊!’诸比丘闻佛所说,精进行道,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十》
省思
善恶昭然,果因不差。敬顺师僧、父母、同学,是调伏自己骄心慢幢最有效的良方。孝顺之法是名‘制止’,亦名为‘戒’;做到身形和心体的孝顺敬养,即能清净三业,成就无上的功德和福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95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生死极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生死极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