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迷沦生死,经历长劫,贪嗔痴爱,妄想执着,染污已深,不得已而说修说证。所谓修者,古人谓为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焉。
此次打七,已经三个半七,还有三个半七。下三个半七,身心较为纯熟,用功当比前容易。诸位不可错过因缘,务要在下三个半七内,弄个水落石出,发明心地,才不孤负这个难得的机缘。
这二十多天来,诸位一天到晚,起早睡迟,努力用功,结果出不了四种境界:
一者、路头还有搞不清的,话头看不上,糊胡涂涂,随众打盹,不是妄想纷飞,就是昏沈摇摆。
二者、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但是死死握着一片敲门瓦子,念着“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开悟,殊不知这是在话尾上用心,乃是生灭法,终不能到一念无生之地。暂用尚可,若执以
三者、有的会看话
四者、有的业障较轻的,理路明白,用功恰当,已走上了正轨的,清清爽爽,妄想若歇,身心自在,没有什么境界。到此地步,正好振起精神,用功向前。惟须注意枯木岩前岔路多,有的是在此昏沈而停住了,有的是得了点慧解,作诗作文,自以为足,起贡高我慢。
以上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以对治之药。
第一如话头未看上,妄想昏沈多的人,你还是看“念佛是谁”这个谁字,待看到妄想昏沈少,谁字不能忘了时,就看这一念起处,待一念不起时,即是无生。能看到一念无生,是名真看话头。
第二关于执着“念佛是谁” ,在话尾上用心,以生灭法为是的人,也可照上述的意思,即向念起处看到一念无生去。
第三关于观无念已得寂静轻安,而遇到任何境界的人,你只照顾本参话头,一念不生,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概不理他,自然无事,不落群邪。
第四关于妄念已歇,清清爽爽,身心自在的人,应如古人所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由一向至极处迈进,直至「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纵横去。
以上所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5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