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猕猴与猎人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8 15: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猕猴与猎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猕猴与猎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有一天,猕猴爬上树梢采集果子,远远地看到有个猎人被困在深谷之中,并且发出哀号求救的声音。猕猴听到了求救声,便悲伤地流泪说道:「我曾

藏族佛教知识

经誓愿成佛,就是为了要济度众生,今天我如果不救这个人,他必定会因此而死……」。

因此,猕猴就攀着崖壁到了谷底,将猎人一肩背负在身上,沿着草藤丛生的崖壁攀爬上山,踉跄地移到平缓的坡地,并且慈悲诚恳地规劝说道:「你为了捕杀生灵,不慎跌入山谷,今日好不容易才获救;希望你能藉此得到教训,改过自新,切莫再造业捕杀动物、屠害生灵了。」饥寒交迫的猎人躺在草地上喘气休息,却完全不顾猕猴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言,心里头不停地盘算着:「先前在山谷底当中,因为没有食物而快要饿死;而如今枯躺在这片草皮上,也还是只有饿死的份。倒不如,

青海佛教相关知识

一股作气将猕猴杀来吃,就可以保全住自己的

佛教基础知识入门慧律法师

性命」。剎时,恩将仇报的猎人早已拿起石头,往猕猴的头顶砸了过去!

猕猴对此突如其来的攻击毫无防备,血流遍地、惊吓欲起,但却不支倒地;此时,受到突击的猕猴,心中虽有着万分的惊讶,却毫无悔恨,反倒更加慈悲地怜悯猎人如此心怀恶行、不知悔改的举动,并为他感到悲伤难过。于是,猕猴便说道:「我今日无缘度化此人,但愿他来世能时时蒙受佛菩萨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在此篇故事当中的猕猴,就是佛陀在修菩萨道时的前生,而山谷中的猎人就是提婆达多。

省思

一个慈悲有智慧的修行人在遇到任何事情时,总是站在利益他人的角度,希望众生能够改恶向善、离诸烦恼;然而一个愚痴的人,凡事却往往只想到自己,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性命安危、造诸恶业。

佛陀历劫修行,时时刻刻都只

南北朝佛教知识点

为了利益众生,纵使遇到别人的加害、辱骂、毁谤,都忍可于心,甚而担心一切众生未来能否值遇佛法,修解脱道。

反思时下世人,是否常在芝麻绿豆的事情上,争得面红耳赤?是否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是否一直因为自己的贪瞋痴而枉受轮回?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273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猕猴与猎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猕猴与猎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9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