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7 07:0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善知识。今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一、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归纳有三:肉团心、妄心、真心。肉团心是物质,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别心,不实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我们妄念不起,不生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所以说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谓返妄归真是也。

若说修行,而心只会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缘起,为名为利,纵贪今生的安乐与享受:或求来世的福报。如此修行者,无论修多长时间,都是邪道。

二、正:心既不向外攀缘,不为名闻利养,不贪图现世五欲,又不求未来的果报,念念返照回光,做自心的工夫,以无上正等正觉的思想为标准。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三、真: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众生,发勇猛精进的菩提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众生服务,又用无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难行,众生难度,总不退失菩提心,这个才是真实心。

四、伪:外清而内浊,始勤终退。或外表装的很清净,心内充满贪瞠痴,妄想纷飞执着计较,虽做点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为了出风头贪图名闻或为利益出发,非是真心去做。而且虚伪的人,有罪不会去忏,有过不会去改,只作隐瞒,覆藏,这都是内浊。

五、大:心量大,愿力大。如地藏菩萨的大愿,久住在地狱里,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音菩萨的大慈悲心量,念念为了众生,以种种神力遍游十方法界;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无有亲疏,冤亲平等。只要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还有普贤菩萨的大行,文殊菩萨的大智。众多菩萨所发的都是大道心。

六、小:大的相对是小,发小心的人?他们虽一样有修行,但只是自利不利他,成为自了汉。小乘行者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

佛教基础知识浅释

,不肯返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续佛慧命,这名为小根小器。

七、偏:偏的心就是不圆融:不是执“有”,便是偏“空”。凡夫都是执着有的,事事有比较、计较,连修行都执着

佛教渡人知识点总结图解

,有众生

佛教打坐知识

可度,有佛道可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样样事都执有相,有法所得。而二乘人执空,住在空理,连救度众生的志愿都无。如是落於空有二边便是偏。

八、圆:是圆融中道实相,即不偏空不执有以大乘菩萨的广大心,发虚空般大的愿,成虚空般大的果。虽有愿可发,佛果可成,但不会执着修与证,即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佛是我心中的佛,众生也是心中的众生,成佛道、度众生都是由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众生佛道,皆在我心中。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以上八个字,其中四个正、真、大、圆是要采取,要亲近的

佛教事业知识大全

善知识,另外四个字邪、伪、小、偏是善知识的反面,不要去亲近,要远离。所以寻师访友,首先要明辨,确定是不是我要去依止学习的对象。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342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40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