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水中的金影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7 06: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水中的金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水中的金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黄金。

他立即跳入水里要找那黄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捧一捧的捞起来, —直到把整个池塘弄得混浊不堪,己又疲累得要命,只好爬回岸边休息。过了—会儿,池水清澈之后,又看到那金色的影子。

他又进去捞,仍然捞不到,这样来回三、四次,自己已经疲累不堪。他的父亲看他久出未归,就跑出来寻找,最后在池边找到他,看他疲累不堪,就问他:“你为什么把自己弄得这么疲困呢?”

他说:“这水底有真金,我明明看见的,可是找了三、四 趟都没有捞到,才弄得这么疲困。”

父亲仔细地凝视水底真金的影子,立刻知道那金子是在岸边的树上,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影子既然在水底,金子就不会在水底,影子乃是金子的投射。

后来,他听了父亲的话到树上一找,果然找到金子

佛教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

,父亲就说:“这可能是飞鸟衔金,掉落到树上的!”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百喻经》里讲的“见水底金影喻”是用来解释无我的空性的,最后,佛陀说了一首偈:“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阴中,横生有我想。如彼见金影,勤苦而求觅,徒劳无所得。”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充满了优美的譬喻与联想,我们因为执着于“我”,于是拼命追求,就好像一直扰动真实的净水,而失去生命的实相。当我们以水中的金影当成真实的时候,我们就会一再的跃入水中,到最后只剩下一身的徒劳,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水中的金影到最后令我们发现树上的黄金,那还是好的,最怕的是看见了夕阳的倒影就跳入水中,找了半天一上岸,天色就黑了。

我们如果时常反思人的欲望,会发现现代人的欲望比从前的人复杂强烈得多,生之意趣也变得贫乏得多。为什么呢?因为一来追求的事物多了,人人都变得忙碌不堪;二来生命的永不餍足,使人无法静思;三来所掌握的东西,都是短暂虚幻不实的。

有很多人认为现代人比古代人富有,其实不然,真正的富有是一种知足的生活态度,有钱而不知足的人并不是富有,能安于生活的人才是富有。

于是,我们看到了,现代人住在三十坪的房子,觉得要五十坪才够。有汽车开了,还追求百万的名车。吃得饱穿得暖,还要

佛教正知识

追逐声色。到最后,还要一个有排场的葬礼,和一块山明水秀的

道教个佛教知识图片区别

墓地。

于是,我们夜里在庭院聊天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在田园里散步的兴致没有了,我们和家人安静相聚的时间没有了,我们坐下来省思的时间没有了。到最后,连生命里的一点平安都没有了。

从前在农村社会,年纪大的人都可以享受一段安静的岁月,让生命得到安顿。现在的老年人,非但不知道黄金在树上,反而自己投身于水中金影的捕捞了,我们看到了全身

一问一答有关佛教知识的题

瘫痪还不肯退休的人,看到了更改年龄以避免退休的人,看到了七八十岁还抓紧权利、名位不肯轻放的人!老人不能把静思的智慧留给世界,还跳入水里抓金,这是现代社会里一种令人悲哀的局面。

我常常想,这个世界的人,钱越多越是赚个不停,人越老越是忙个不停,我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时间来善用所赚的钱,是不是肯停下来想想老的意义。

停下脚步,让扰动的池水得以清净吧!

抬头看看,让树上的真金显现面目吧!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3437.html

以上是关于水中的金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水中的金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3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