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摄诸根得离苦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7 04: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摄诸根得离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摄诸根得离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他:‘比丘!你种下的苦子极为鄙秽。所谓诸根恶漏,有漏汁处,必有蝇集。’比丘一听,明白佛陀已识其心念,于是升起敬畏之心,赶紧匆忙离去。

佛陀回到鹿野园苑后,告诉比丘们今天所遇到的事。

讲佛教历史知识

此时,一位比丘恭敬合掌请示佛陀:‘世尊,何为种苦子?什么是鄙秽、恶漏?什么又是蝇集?’佛陀开示说:‘心中种种嗔恚嫌害,即为苦因。这些苦就如同种子,种下后将来必会招感种种苦果。再者,放纵自心、贪着五欲,则为卑鄙污

雨果法师佛教基础知识

秽之行。如果不知改正自心,进而违犯戒律规矩,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即名恶漏。一旦六根长养了这些恶习,没有惭耻之心,不知悔改,恶习就会如汁液招感苍蝇般,招感更多烦恼,此即蝇集。’接着,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若有不摄诸根者,增长欲爱种苦子,

 作诸鄙秽常流出,亲近欲觉恼害觉。

 若在聚落空闲处,心终无有暂乐时,

 若于己身

佛教长寿的理论知识

修正定,修集诸通得三明。

 彼得快乐安隐眠,能灭觉蝇使无余,

 能修得行住健处,履行圣迹到善方。

 得正智迹终不还,入于涅槃寂灭乐。’

比丘们听完佛陀开示,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省思

‘佛者,觉也。’学佛,即是学习佛陀清净的身

佛学常识戒定慧

口意。如能从言行中反观自照,藉由持守戒律,以摄诸根,散乱之心即能消止。如此以善摄恶,广植诸善根,累积善法资粮,终能净心、明心,回复本具的清净心,作生命的真主人。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3476.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摄诸根得离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摄诸根得离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35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