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6 12: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下随身的庄严饰物,虔诚顶礼后再请法。一日,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法要,国王听了心生法喜,请求佛陀及比丘僧接受自己三个月的供养。回宫后,波斯匿王告诉大臣们这个消息,并请大众共发欢喜心。接着,国王在宫门外兴建殊妙庄严的大讲堂,并备齐百味饮食、僧衣、卧具、医药,无所短少。

三个月后,波斯匿王向佛陀禀白自己的功德已圆满成办,佛陀慈悲地说:‘国王,修善积福应无有疲厌,千万不要说所做的功德已经圆满。众生轮回生死,无可称记,福德亦随之消磨殆尽,毫厘不存,所以不要说福德已圆满足够,应追求身、口、意之一切行持没有烦恼、过失,体悟真生命的解脱自在为首要,而不是以生灭的福报为满足!若能如此,就能于漫漫生死长夜中得到无量的安稳喜

佛教一些知识素材视频网盘

悦。’

波斯匿王当下心怀恐惧,悲泣交集地向佛陀忏悔顶礼,改往修来,不再贪求会随生死轮回而变灭的福报。就在此时,大众中一位迦旃延比丘尼听闻佛陀开示后法喜充满,顶礼后禀白佛陀:‘三十一劫以前,有一饭式诘如来出现于他方世界度化众生。当时的野马城内有一位名叫纯黑的仆役,见到如来入城托钵游化,于是回家准备斋食供养如来,发愿以此殊胜功德,令己不再堕落三涂恶道,来世亦能值遇如来,为己说

佛教知识佛图片

法,从烦恼无明的深渊得到解脱。’迦旃延比丘尼表示:‘仆役纯黑即是我前世,因为在饭式诘如来前发了誓愿,希望未来之世永闻如来解脱生死之妙法,故于三十一劫中不曾堕入三恶道中,得生天上、人间,今世随佛出家学道,漏尽烦恼成阿罗汉。’

迦旃延比丘尼发愿,愿将身口意三业所有行持,毫无迟疑地落实修行,观照自心,毫不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以求究竟解脱。若见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贤士,如同见佛一般,尽当欢喜供养,并一一询问沙门所需之物,只要承诺的,必尽力去求取。正因为如此护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佛教知识问答带答案

优婆夷四众弟子的因缘,最后得入涅槃之道。

佛陀观察迦旃延比丘

西游记有关佛教的知识点

尼的发心后,询问在座比丘:‘你们是否见过对于修行解脱有如此信心的人?’众人回答:‘没有。’于是佛陀对大众说:‘在声闻中第一位得到信解脱的比丘尼,就是迦旃延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波斯匿王及四众弟子闻佛所说,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三》

省思:

生命的缘起来自众生的心念,造作不同的言语行为,有善、有恶,有净、有染,有迷、有悟。随着善念、净念、觉悟,可以增益世间有漏的福德与出世间无漏的功德;倘若一念不觉,心生执着、妄想,则生命不能自在,生死不得解脱。欲作生命的主人,须时时提醒自己,检讨身口意三业,将佛法的道理落实在日常之中,由方便的修善断恶到究竟的修善不执着善,方能到达解脱的涅槃之道。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3847.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08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