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提婆达多-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6 12: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提婆达多-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提婆达多-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徐徐道出心中的疑惑:‘听说,佛陀公开惩诫提婆达多离开僧团,不得与我们共住、共修,还说他会受业报罪苦一大劫,无可救拔!尊者,这个消息是真的吗?’阿难尊者颔首默然。

‘有什么因缘,作出这么严重的惩处呢?尊者,佛陀真的清楚提婆达多的修为吗?他真的是罪不可赦,深重恶极到被逐出僧团的地步了吗?难道没有转寰的余地?’比丘问道。

阿难尊者语重心长地说:‘虽然我的修行、智慧远不及世尊,但是在他身边长久以来,深切体会到佛陀从来不打妄语,身教、言教始终如一。所以一旦佛陀对提婆达多提出惩诫,我相信,必然有其道理。’

这一番恳切的开导,似乎还是无法解开比丘的疑惑。望着他怅然离去的背影,阿难尊者一路思索着、来到了佛陀的住所,并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去把这位比丘请到这儿来吧!他一定才出家不久,薰修不深,所以不能相信如来的教导。带他来解开心中的疑惑吧,否则会成为修行的障碍!’不久,两人相偕来到佛陀住处,至诚顶礼后,佛陀问比丘:‘是什么原因使你怀疑我的教导或处置不当、诳惑众人呢?&rsq

请问佛教有哪些科学的知识

uo;比丘回答:‘很多人都亲眼见过提婆达多显大神通,非常敬仰他的修行,为什么佛陀反而说他会堕落、受一劫重罪呢?’

‘无知的人啊,要善护口业,否则将如长夜受无量苦。’佛陀深切地告诫弟子:‘如果提婆达多心中还有毫厘善法,终不致堕落受苦一大劫!提婆达多虽然修行上有些成就,但因贪着世人恭敬利养,犯下出佛身血、坏

蒙藏佛教史-爱问共享知识

和合僧等五逆恶业,所以命终将堕地狱受苦。这也提醒我们,利养心重,坏人

佛教跟基督教的知识

善本,行者应当引以为鉴。’

比丘听了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也同样迷失在名利的追求上,所以起了执着烦恼。他立刻向佛忏悔,从此拔除疑根,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一阿含经·卷五》

省思:

俗谚云:‘以管窥天,以厘测海。’众生的爱执深重,往往见相着相,还不自觉,伴之而起称、讥、毁、誉、利、

普陀山佛教知识

衰、苦、乐,作茧自缚种种苦受,所以净土不得现前。薰修,就是常常听经闻法,学习佛的知见,放下我执、法执,才能真正体证‘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如经云:‘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禅定,如须弥柱;视佛道,如眼前花’,这念心穷遍十方、涵融无尽,岂是名闻利养所能迷惑。所谓‘信为道德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正知正见,滋长信根,才有力量拔除邪疑等烦恼之根。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3850.html

以上是关于提婆达多-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提婆达多-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08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