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5 16: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许多人

老年人怎样学佛教知识

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原则,如果圆得没有原则、没有范围,就会变得狡猾。

一般人认为狡猾和妄语、虚伪一样,可是妄语是为了达成欺骗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用语言、动作来骗人,虚伪则是让你误以

缺乏的佛教知识

为他所说的假话是真的。狡猾虽然让人感到模棱两可,难以明白他真正的用意,甚至因此受骗上当,可是它毕竟还有真的成份,所以和妄语、虚伪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

一个狡猾的人,他的个性是非常滑溜,而且行事模棱两可,让人很难捉摸出他真正的意思。

和狡猾的人相处,常让人觉得头疼,因为他总是捉摸不定。当你问他意见时,他不见得会告诉你真正的想法,例如,你问他:「红的好还是黄的好?」他会反问你:「你看呢?」如果你说是黄的,他大概也会说是黄的;如果你说是红的,他大概也会说是红的。所以,狡猾的人即使帮你出主意,也是揣摩着你的意思,顺着你的意思来说。

你摸不清他究竟有什么用意,但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他个人的利益与立场,于是这样说、那样说,样样都说得合乎你的心意,让你察觉不出他背后真正的目的。但是实质上的内容,以及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但不是你要的,还会让你蒙受损失。

狡猾的人甚至会在背后唆使人,设计让别人做坏人,只求自己稳若泰山,无视于别人的损失。虽然他可能没有伤害别人的意

天涯知识库佛教故事

思,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已让别人蒙受损失了。

狡猾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其实是小聪明、鬼聪明;自以为很聪明,把别人都当成傻瓜,以为躲起来让别人抓不到就没事。其实狡猾的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来,例如,上海人称狡猾的人为「小滑头」,就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滑溜溜的,从动作、语言上自然会流露出轻浮和不真实的感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这种人就算刻意掩饰,也掩饰不了多久,因为狡猾和欺骗一样,次数一多,一定会原形毕露,到最后别人还是会远离他。因为大家都怕狡猾的人没有信用,又捉摸不定;既然他是这么的不可靠,好事自然都轮不到他,也没有人敢和他交朋友。

常言说「狡兔有三窟」,兔子为了保护自己,所以预备了三个洞口,当一个洞口被塞住时,它还可以从另一个逃出来。为了保护自己、提防他人,有时确实有此需要,但如果对任何人都采取这样的态度,结果可能是自己最倒楣。

这就好比你有三个家,也对别人说到任何一个家都能够找到你,但

佛教文化基本知识大全图片

结果三个地方都找不到;对方扑空几次以后,对你不再信任,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找你了。原本是想保护自己,结果想伤害你的人固然伤害不到你,但是想要帮助你的人,也无法帮助你了,到最后甚至连朋友也会交不到,所以狡猾并不是一件好事。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都是诚实的,因为狡猾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一旦狡猾成习惯就会变成自己的性格,很容易让别人发现,最后便宜没有占到,吃亏的还是自己。

想要袪除狡猾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学着诚恳实在。学着说实话,而且表情要稳重,不要虚浮,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改变狡猾的习性。当然,有些人已经狡猾成性,那就要多花一点决心、多花一点时间,才能慢慢袪除这种性格。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shengyanfashi/4345.html

以上是关于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676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