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智谕法师:清净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4 16: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智谕法师:清净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智谕法师:清净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智谕法师:清净心

今天和大家讲清净心。清

佛教基础知识浅释

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又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要想往生西方,

中国佛教知识输出

一定要心清净。

世间法也靠清净心。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孝;心不清净,不孝。如果心清净,一定尊敬长上;如果心不清净,则不尊敬。

心清净则无所欲求,一定慈悲一切众生;如果心不清净,而能慈悲一切众生,无有是处。心清净则不造恶业,心清净不受苦报,心清净断集,心清净就是修道,心清净就是证灭。

众生心清净,没有悭贪,行于布施。心清净,没有违犯,能持戒。心清净,不曾有粗暴,能忍辱行。心清净,没有懈怠、懒惰,就是大精进。心清净,不随境转,就是禅定。心清净,智慧明达,就是般若。所以心清净是众德之本。

心得少分清净,证声闻果。心得多分清净,证菩萨果。心最极清净成佛果。

心清净,不可测、无障碍。不可测无障碍,谓之神通。自

佛教知识读书心得体会

往生以至成佛果,皆在心清净。修佛道不外乎心清净。

禅宗不过求清净心,叫本来面目。律宗以戒律约束行人,也是求清净心。密宗三密。就是清净心。净土宗,心净则佛土净,还在清净心。其他各宗,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无一不是求清净心。

如果你所求的不是清净心,求学术、求神通,那皆非佛道,及早回头。

清净心怎么得到呢?有一个方便法门:事中无心,心中无事。大众僧各自检讨精进。

看你的心有挂碍没有?有其他事情没有?如果有,赶紧念佛,令其清净。遇到外边事情,你住

佛教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著染心了没有?如果对外面的事情,起欢喜心、懊恼心,那是染心,赶紧念佛,使他消灭。所以保持事中无心,心中无事,保证可得大受用。

清净心从六处走了,眼耳鼻舌身意。此人要是眼贪色,一定心不清净。耳贪声,一定心不清净,一定不成佛道,没有道。鼻贪香,心不清净。舌贪味、好讲话,不要问,此人没道心、没道德,于佛道中不得成就。身贪觉触,如果有人淫欲心不断,要心清净的话,无有是处。意贪法,法有两方面,一是过去世,一是未来世,不是现在世,忆想过去,贪著未来,皆是意贪法。如果不守六根,不能清净,不得成就,不是修道人。修行要点在清净心。

今天和大家讲修佛道注意清净心。时时刻刻检讨是不是事中无心,心中无事。禅宗称之为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就是本来面目。

我们大家都是一样,我们应该猛然回头,我们无量劫来,叫六根偷走了我们的清净心,无量劫来,流落生死,地狱、饿鬼、畜生皆去过。今天幸得人身,幸闻佛法,怎能再不及早回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502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智谕法师:清净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智谕法师:清净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637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