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
在印度舍卫国的大城里,有一位年高德重的长者,名叫郁伽。有一天,他和五百亲友子弟们,一同到祗陀林去见佛陀。到了目的地,向佛行了礼,就恭敬地合着掌,对佛说道:“世尊,我有几句话要来请问您,不知您能允许吗?”
佛回答说:“好,可以的,你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我来给你解答。”
郁伽问道:“世尊,假使在家修学佛法的男女居士们,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对于世间一切的人们,以及具有生命的各类动物,都要去保护他们,安慰他们,抚育他们,教化他们,并且坚决地发愿说:‘我一定要去救度这些没有获得救护机会的众生,他们没有得到安慰,我应当去安慰他们。我要把这个重大无比的责任,完全放在自己的两肩上,如大桥大船般地使他们都能够安稳地渡过苦海。’世尊啊,他们既发了这样的大志宏愿,将怎么样去学习、修行,才能达到这个伟大的目标呢?请世尊慈悲指示,开导我们在家修学大乘佛法的弟子,应该怎样守戒,改善品德;应该怎样在社会中随顺着世俗的习惯来修正行为,完成佛道!”
佛听了郁伽长者这种至诚恳切的要求,就以温和的口吻告诉他道:“长者,在家修学大乘佛法的居士,首先是应该归依佛、法、僧三宝,来奠定他学佛的基础。怎样叫做归依三宝呢?居士见了佛陀之后,就时时想念着佛的慈和的仪表、伟大的人格、宏深的愿力,把他做为一个模范典型,处处向他学习、看齐,这就叫做归依佛。听了佛教的理论以后,就去埋头读诵经典,思考教理,不再听信外道邪说,这就叫做归依法。见了一般只顾自利、不愿利人的佛徒,虽然对他的勤苦自修表示敬意,然而自己却立定志向,实行自利利他、救度众生的大事,这就叫做归依僧。
“还有,长者,居士们是应该从事于社会生产的事业,或劳心,或劳力,以公平合理的方法去集聚钱财,不可剥削诈骗,投机取
“长者,在家发无上道心的,应当实行五戒善法,就是:一、不杀生。不可用刀杖
“长者,在家菩萨(修学大乘佛法的居士)住在乡间或城市里,要在他所住的周围许多邻里、亲戚、朋友中间,随时找寻机会劝化他们,看准了他们的病症,然后对症发药去说服他们。假如不信佛的,要劝他信;不孝父母的,要劝他孝;没有听到佛法的,要劝他去多听佛法;悭吝的,要劝他布施;毁犯佛教戒律或世间法律的,要劝他不可再犯;好动火发怒的,要劝他忍耐;懈怠的,要劝他努力精进;动乱浮躁的,要劝他安定心意;没有智慧的,要劝他研诵经典,修进智慧;贫苦的,给他财物;生病的,送他良药;没有人收养的孤独者,要救护他;无家可归、无处可依的,要收留供给他。菩萨应随时随地依教做这种种善举,不使一人流离失所,堕落到恶道里去受苦。长者,菩萨应该对每一个他所接触的人,一次二次乃至多次,耐心地去劝导他们,要使他们修改不良的行为,共同来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共同来证到真正平等、真正觉悟的佛的境界;如果还有人不肯受他的感化,那末菩萨更应怜愍他们,并且倍加自勉:我假使不能感化或说服他们,我就永不成就无上的佛道。
“长者,假使菩萨不肯去教育大众、救护大众,使他们堕入极苦的恶道里去,那末这位菩萨是缺乏同体大悲的同情心和慈悲心的,他就完全违背了佛的教诫,于是要被诸佛所责备了。
“长者,所以菩萨应该这样地装饰他思想的领域:‘我现在无论住在乡间或城市里,一定要深入群众,做那些教化救度的工作,决不能使一人堕入恶道!’长者,譬如城中有一良医,因不肯为群众服务、调护病人,以致有人因病而没有医药调养而死,那末这位医生就要受到大众的责备了。菩萨假使不能随遇合的机缘度化众生,同样是要遭受诸佛的诃责啊!长者,在家菩萨能够这样依照佛法,实事求是地去苦干,一定能证到无上胜妙佛法的利益。”
当佛在这一法会演说的时候,博学多闻的阿难也在旁边。佛于是告诉阿难说:“这部经名叫《郁伽长者所问经》,假使有菩萨能听到此经,他的行持一定很能进步了,所以有人要想自己获得一切功德而不退转,或者要劝人家获得功德而不退转的,应该听受这部经,读诵这部经,力行这部经;广劝大众,依照学习。阿难,我所以要托付你去广泛地宣传,流布后世,为的是什么呢?阿难啊!因为这部经具备一切功行;倘使有菩萨,他的思想行动和这部经里的教言相符合,那末他也就和佛相应合了;如果违反了这部经里的言教,那末就离开了佛,当然,他也就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了。”
佛说完了这席话,道高德隆的阿难尊者、郁伽长者,以及在座的信众听了佛所说的法,个个皆大欢喜。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544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