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3 14: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 我们这一念心

佛学入门常识书籍

,可能会随顺妄想,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产生,分成两种:

第一个,唯识所现:

《楞严经》叫作循业发现,比方说一盆水,人道有善业,看到的是水;鬼道众生看到是火,天人看到是琉璃地。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心识是善业,你看到的生命是美好的;你的心识有罪业,你看到的外境都是痛苦的。

好比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吃同样的饭菜、住同样的房子,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

一本书学会佛教知识

活得很痛苦,这怎么解释呢? 这跟你内心的善恶业有关系。 所以唯识所现的部分,我们无法作主。

其次,唯识所住: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产生感受跟想像,第一念不能怪你,佛陀制戒是从第二念。 因为第一念是

佛教公认的善知识有哪几位

过去的等流习性,从这个地方制戒,强人所难。 但是妄想产生的时候,你没有回光返照,还继续的、相续的安住在这个地方,这就是唯识所住,就治罪了。

我们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

每天学点佛教知识大全

,你说我修到没有妄想,那你可能连妄想在哪里都没有发觉。

我们只能做到--不随妄转。连等觉菩萨都还有点微细的妄想,只有佛不打妄想,我们是带业修行,怎么会没有妄想呢?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5985.html

以上是关于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592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