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2 22: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视频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济群法师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执著。但是,你现在能做得到吗?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旦在乎起来,可能比谁都在乎。人的心理很复杂,有些人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很不在意。可一旦遇到感兴趣的,就会

佛教知识问答录

特别执著。就像同样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强就越大。若把全部精力投放一个点上,必然深陷其中。我将这种状态比做心灵的巨大陷阱。怎么办呢?我常告诉他们,暂时不妨多在乎一些人,多在乎一些事。也就是说,不要只挖一个陷阱,哪怕多挖一些,也比挖一个深不见底的要好,因为那样太难爬出来。所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现在觉得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不经意间落入比别人更深的陷阱。

“应无所住”代表较高层次的用心。心的觉性本是无住的,并非通过后天修成。前面讲过,心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的,一是绝对的;一是心的现象,一是心的本

佛教40个基础知识

质。契入心的本质时,就具有“无所住”的功用。如此,任何东西无法沾染其上。因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性,任何情绪、尘劳都无法染污它,就像云彩不能染污虚空一样。

如果一时做不到心无

地理佛教知识大全图

所住,不妨先选择一个健康而无副作用的对象“安住其心”。一旦具足相当的“止”力,再依正见修“观”。随着观照力的增强,自然能做到心所无住。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jiqunfashi/6635.html

以上是关于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565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