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1 12: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达出来,所谓身、口、意三业平行,所以起心动念,对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深远。

见贤思齐 先要心服

有人会说:「心不好,别人又看不到。」其实经常累积坏的念头,很自然的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脾气即是累积而来的习气,遇见不顺心的事,就会表达出不好的脸色,说出不好听的话。

这种习气累

新佛教入门知识和技巧视频

积久了,变成一种自然。有朝一日,当发现自己的确需要改变,或者要学习别人的好修养,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于是,在学习之前,要先「心服」,心服才懂得知错而能够决心改过。但是自然的习气已久,稍有不慎还是会流露出来,修行就是先要「服」,然后一次能忍,二次能吞,坏的念头慢慢地消除,好的想法就会慢慢地增长。

这些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修行者看到别人好要起敬佩之心,同时要见贤思齐,就要有「服」的心。

克己精进 调伏心魔

佛陀修行的过程中,心中好坏念头也曾不断交战,佛陀以大勇猛心和清净的智慧,终于降伏坏的念头,达到纯善境界,这叫做伏魔。

学佛就是要「伏心」。「伏」与「

分享佛教知识怎么说英语

服」不同,对贤人,我们起信服心;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好的习气,则要自我降伏,这就是两字不同处。

一旦坏念头生起,又不慎表露于外,别人看了会给予指正,此时就要赶快心服口服认错,这就是及时改过,也是伏自心魔的一种方式。也许刚开始会不习惯,但一次一次的精进,慢慢地就会自在了。

一位妇女的转变

就像有一位资深的慈济委员,她在少女时,向往结婚后能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婆婆好、先生好,她也能做个好媳妇、好太太。但事与愿违,婆婆是受旧礼教的人,秉持着台湾俗谚「受尪欺,不要受某治」、「女人憨憨的吃,憨憨的做就好」的旧观念,从来不重视她的想法,处处压抑着她。

她有时对先生说:「今天星期天,是不是载我去买东西?」先生就会怒斥:「做丈夫

佛教基本知识讲课

的还要当太太的司机不成吗?」这些日常琐事,让她觉得先生很不体贴。在婆婆的旧礼教和先生的大男人主义下,她很想脱离婚姻生活。

直到1985年,一位委员引她进入慈济,她才知道:世间不是我最可怜,还有很多人过着艰辛的生活。

投入慈济之后,又听到我说:「心好,嘴巴如果不好,不算好人。」她开始自我反省,想到过去总是觉得:我比较有理,为什么不能辩驳、解释呢?所以得理不饶人。后来知道「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因而不断地调整自己。

现在三代同堂,婆婆九十多岁了,偶尔会说:「我这么老了,没有用了。」她就对婆婆说:「有妈妈在,让我们有孝顺的机会,我们都很

佛教果报的基础知识

欢喜。」婆婆听了就很安心;而媳妇现在也成了她的宝贝,婆媳就像母女一样。看,成就一个美满的家庭,就在于能够调伏自心。

所谓「恶法易生易灭」,善法也是一样。若能降伏这念心,把习气变得自然,就是修养,这是需要日日用心不懈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zhengyanfashi/761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50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