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乌龟-生气的乌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1 00: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乌龟-生气的乌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乌龟-生气的乌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生气的乌龟

乌龟-生气的乌龟
乌龟-生气的乌龟

有一天,佛陀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在阿练若池水边有两只大雁,它们和乌龟是好朋友,一起在池边生活,互相照顾。过了一些时日,每天赖以维生的池水渐渐干涸,于是大雁告诉乌龟:&ldquo

佛教基本知识动画片

;这个池水干枯后,我们的生命会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不能在这里等死。

佛教知识三昧

我想到一个好方法,你可以咬住一根树枝,然后我们两个各衔住树枝的一端,这样就可以带你飞到有水源的地方,我们又可以一起快乐地生活。可是,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记得,当你咬着树枝时,不论遇到任何事,千万不能开口哦!”于是大雁和乌龟一起咬着树枝出发了。’

‘当他们经过村落时,刚好有许多正在游玩的小孩,抬头看到在空中的大雁及乌龟,觉得新奇又有趣,便大笑说:“快来看!有两只雁衔着树枝,带着一只咬着树枝的乌龟在空中飞。&rdq

佛教和医学知识的关系

uo;乌龟看到这么多小孩在取笑它,生气地对孩子们说:“关你们什么事!”大雁听到乌龟的声音,心中一惊!果然,失去树枝依靠的乌龟,迅速地掉落,活活摔死了。’

佛陀提示大众:‘人的嘴巴里好似有柄利斧,常常引来杀身之祸。应毁诋的反而称誉,应称誉反而毁谤,这都会使自身遭受祸殃,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只生气的乌龟就是提婆达多,过去由于起嗔心对孩子大吼,落地而死。即使到了今生,依旧嗔骂如来,因而堕大地狱。’

典故摘自《法苑珠林·卷八十二》

省思

《佛遗教经》云:‘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人生面对任何境界都要忍下来,能忍自安。现今社会,人与人相互依存,众缘和合才能成就所有的事,所以对每一个人都要心存感恩。《憨山大师劝世文》言:‘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藏族的佛教知识有哪些图片

rsquo;时时坚住正念,面对各种不同的境界,心不随境转,将和谐的心带到家庭、职场,就能影响周遭的人,所处的地方就是一片清净之地。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7986.html

以上是关于乌龟-生气的乌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乌龟-生气的乌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48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