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健康-怨是病之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31 13: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健康-怨是病之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健康-怨是病之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怨是病之根

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他身体层面上,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某一些禀性所覆盖,就有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使我们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浑身疾病缠身。人的五种情绪怨、恨、恼、怒、烦,也叫五毒。
怨是根本。怨属土。木是主春天,火是主夏天,金主秋天,水主冬天,土是不主时的,但土参与这个五行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最后一个月&mdash

佛教风水入门知识大全图解

;—叫寄月——寄春、寄夏、寄秋、寄冬,这个寄月的最后十八天,实际上就是交替到下一个气……这一个空间,这一个时空就是土。跟脾胃有关的病,都在这十八天里面爆发出来的。

怨危害大。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这些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事儿没做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怨就是从方向来讲就是朝外,因为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对待的关系。你不满意,你没有一个对,属于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不符合自己的理想、要求等最基本的东西。怨是情绪,我们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地忽略,的确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的确有很多问题是外界的原因造成的,可以大而皇之地把失败、不如意的事推到别人身上,推到外界原因身上。于是就变成了怨。

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它最后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的身体。怨实

佛教道教基本知识有哪些

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看重,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所谓“我执”,自我中心的这样一种状态。一切糟糕的根本的就在……。因为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是在这里,觉得我比别人重要,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由此以来,怨就源源不断、源源不绝地产生。
怨是因素,很多人,差不多事事都在埋怨着。因为与人打交道,很容易完全满意你的人、事、物都是非常少的。“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由不满意的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实际上你再往周围去延伸,恨就是有这样一个不满意的情绪产生,因怨生恨。所以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开

佛教基础知识视频全集

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

如果你能做到“不怨人”,就会受益无穷,整个身心就会获得大的改变。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所以这个不怨人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医学的意义,就是它已经延伸到人生的各个层面,但跟医学又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是我们很多身体疾病的真正的情绪基础。怨这种情绪往往会让人产生那种闷、腹胀、胃气上冲……就是说,因为怨它是伤脾胃,脾胃就膨闷饱胀,肚腹就会吐下泻,现在的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整个胰系统等等,甚至严重到肿瘤、胃癌等。心这个系统的疾

普耀经佛教知识

病跟恨是有很大的关系,肝胆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怒是有很大的关系,恨、怒等是由怨的情绪慢慢去延伸的。把怨除掉,其它这四种就没有基础,所有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脾胃方面的疾病的人,都应该反醒自己身上的怨气,“因缘和合”,怨是一个主因,是一种媒介,没有怨就不会成熟。

怨是道根。不怨人,杜绝了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脾胃系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更大的是人生的境界。无我的境界是君子。少想一份自己,这个“我”就在慢慢的削弱,慢慢地瓦解,到最后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8311.html

以上是关于健康-怨是病之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健康-怨是病之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470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