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31 10: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超越善与恶的观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

“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著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

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污泥而

藏族佛教的知识点总结图

不染,污泥就是恶业,清水就是善业,莲花不但不染污,也不染清水,这才是真正的清

佛教历史地理知识

净。所以,真正的清净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恶的对待,这超越对待的善,我们姑且叫它“清净”。

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呢?因为造恶得苦固然不好,造善执著我在行善也有许多烦恼,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这些名相的干扰。再者,行善虽然将来有福报,可是当这些福报来的时候,一个人难免被福报“乐”昏了头,以致于物质享受太过分,起了骄傲心,忘记再继续种善因,大吃大喝种其他恶业……,人一种了恶业就会堕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贵的人形容为“三世怨”。其意义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贵,来生有钱没智慧,有钱没智就会造恶业,所以到了第三生

关于佛教文化的知识

便又穷苦了。这样打转总不是办法吧!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行善而不希望回报,甚至不执著善的名相和“我在行善”。行善不执著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

佛教知识全国导游基础

有眼光。

总括一句话: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行善不执著善相才是绝对的净业,才是超越对待的最大吉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841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超越善与恶的观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超越善与恶的观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465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