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长与幼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大象-长与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长与幼
据《十诵律》记载,佛陀在讲敬僧时,提到自己过去世的因缘。
远古时,在雪山中有一棵大荜茭树,树上住着鵽鸟、弥猴,树下住著大象。三只禽兽起初互相轻慢,争执不休。一天,鵽鸟提议说:“我们相争已久,也没能分出高下,我也吵累了,不想再在争吵中度日。不知两位意下如何?”弥猴说:“我同意,我也吵烦了。”大象说:“我本来就不愿多讲话,但不知有何高见?”鵽鸟说:“我们可否换个方式相处。常言: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要像亲属—样,以长幼为序,晚辈供养长辈,长辈教导晚辈,为晚辈说法。”弥猴和大象都齐声说:“好!我们比比谁生得早。”鵽鸟和弥猴请大象先讲,大象说:“我幼时最初记事时,这棵大荜茭树还很矮,不妨碍我走路,树可以从我的腹下过去。”鵽鸟又请弥猴讲,弥猴说:“小的时候很淘气,常把树梢按到地上。”大象忙说:“您比我大多了,我应当尊敬您。”弥猴与大象再请鵽鸟回忆一下过去,鵽鸟回答:“山那边有一棵大荜茭树,树上结了很多好吃的果子,我吃了果子,飞临这里,正巧内急,在此方便一下,不想果核随著落地,第二年春天
大家分别了长幼,排定了次序,自此以後,大象恭敬、供养弥猴,听弥猴说法,闻法之後,转而向其它大象弘法;弥猴供养鵽鸟,听鹞鸟说法,然後向其它的弥猴弘法。鵽鸟则向其它鵽鸟说法。《四分律》另有一番描述:弥猴骑在大象背上,鵽鸟立在弥猴的身上,它们组成的团队四处巡行弘法。
由于闻法弘法的功德,它们都有许多改变。过去,它们只知生存,难免杀盗淫妄之类。闻法之後,它们不但自己明理,而且互相劝勉,改恶修善,积功累德。
当时的人们注意到禽兽忽然改变了性情,鵽鸟不再
由于积功累德,鵽鸟、弥猴和大象,命终之後,得生天人。世间的人们同样以积功累德的成就,命终之後,也得生为天人。
其实,三只禽兽并不普通,佛说:“鵽鸟就是我的前世,弥猴是舍利弗的前世,大象就是目犍连的前世。”
接著,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若人不敬佛,及佛弟子众,
现世人诃骂,后世堕恶道。
若人知敬佛,及佛弟子众
现世人赞美,后世生天上。
最后,佛订下戒条,比丘以受戒先后为序,早者为尊。无论是谁,只要受戒较早,即使仅仅早一小会儿(一须臾),也要入座在先,应供在先。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8509.html
以上是关于大象-长与幼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象-长与幼;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