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十八罗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十八罗汉
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具体名称如下:
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
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
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
苏频陀(“托塔罗汉”)
诺矩罗(“静坐罗汉”)
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
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
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
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r
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
罗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
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
因揭陀(“布袋罗汉”)
伐那娑斯(“芭蕉罗汉”)
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
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zhishi/9239.html
以上是关于十八罗汉-十八罗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