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8 19: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我,是自己没有福,前世今生不能守戒,造下罪业,现生受报。大修行人须不昧因果,众生前世今生与我有大因缘,哪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一定是亲因缘之眷属,今生才能相聚。要

佛学常识读后感

善思维,有什么自己不愿意割舍(贪)?要生大瞋恚(嗔)?众生是父母眷属,宁舍身肉,不害众生。

2、修行人与人相处不能有道理

道理只在别人那里,自己不能有道理。面对错误的批评辱骂服不服气?贪嗔痴三毒是不是天天增长?贪嗔痴增长不能出三界,是造六道轮回业。

3、修行人不见世间过

真修行人六根清净,无染着,对外境不起分别、执着,不被境界所转,平等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思善与不善,自然不见世间之过错。还能见世间的过错,是心里面的恶还没有断。恶事染着于耳目,是福德薄之表现。

4、修行人要自律

戒律是讲我们自己怎样正确与人相处,因此戒律只能律己,不能用戒律强加于人。身口意业是自己的过错,不能对着人说:“你造口业,你造意业,你

认识佛教知识的词语有哪些

造身业。”

修行人还没有修成正果,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己没有做好,没有资格说别人,充其量是五十步笑百步,何必呢?

对善根成熟者只能劝善;对善

佛教基础知识问答视频

根不成熟者就止语,避免不修行者造恶业。佛菩萨劝人是慈悲,不劝人也是慈悲。劝人哪里劝得动?自己都不愿做,别人会愿意吗?劝人即是劝自己,要认真思维“劝”此一字的意义所在,与强迫有什么不同?!

5、修行人要礼敬诸佛

每个人都是佛菩萨,只有自己一人是凡夫。每天佛菩萨来考试,如果交的都是贪嗔痴慢的答卷,修的是什么佛呢?应以恭敬心礼敬每一位众生(包括畜

佛教知识与图片大全

生、恶鬼、魔王)。魔王来害我就是成就我,应该感恩!尊重敬礼,念佛回向。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能有条件——魔王不度?!对一位众生生大不敬,真诚、平等心就有缺失,对佛菩萨之心也不真,虚情假意,如何学佛?

6、修行人要忏悔业障

千错万错是自己的错,自己没有福,既然没有福,现在要积福。必须坦然受报,忏悔自己,念佛回向,绝对不起嗔恨辱骂之心。

7、修行人不为逆境所转

凡一切相皆是虚妄,梦幻泡影,水中月,镜中花。观照无人,无我,无事,全无实体,无施者,无受者。心能如此是真守戒,清净大戒!每天跟着念头跑了,就是受业力牵引。被八风吹倒菩提树,地狱有份,极乐无名!警惕!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046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358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