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
二、布施对象的种类
为了使大家便于了解,佛教将布施的对象分成三种:
(一)悲田:即对于困苦之人,我们应该量力而为,悲悯济助。
(二)恩田:即对于父母师长,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报恩。
(三)敬田:即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能得无量福德。
三、布施恶人的方法
至于为非作歹的恶人,我们固然不应舍弃,但是必须具备权巧方便,能够度化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四、结论
一般人都知道布施行善是好事,但是往往忽略了对象,以致于本末倒置,尤其错用了方法,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jiqunfashi/1060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