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佛眼看战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佛眼看战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割肉饲鹰”、“舍身喂虎”,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动物的生命,从而平息争斗,并以此教化人们。
但当这种因生存引发的争斗演变成今日世界上的各种战火的时候,佛家又是怎么看待战争的呢?佛家的观念对当今世界和平有何借鉴的意义呢?
佛家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的争取,是人心贪、嗔、痴的社会表现。
世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化解矛盾,调和争端。比如在自己的部族即将被侵犯的时候,佛祖曾为了解救,多次以各种行为和语言劝解对方; 我们也可以通过大众的努力来劝解和感化矛盾的双方。
如争端无法避免,则应以各种力量争取缩小伤害普通人民,比如佛经中就有释迦部族的王为了人民少受伤
佛门以
在1894年至1945年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
面对在日寇炮火、屠刀下众生惨烈、三宝遭劫的旷古厄难,中土佛门无法静隐在山林古刹中一心念佛,他们纷纷含悲起坐,走出山门,持法怒吼,挺仗征尘,救世护法,回真向俗,擘划红尘,积极投入到抗日的爱国洪流之中。
万事有因,有缘,没有无缘无故的争端,在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审情度势,如法行为,不逾规矩,上下一心,社会安定,勿造自孽;有种种方便智慧折服对手,种种强大力量使对手不得轻视。
这样的国家才是强盛而不可侵犯,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而传布正信,人人都行善业,建立人间净土,才能最终消除人的动-乱。
当自己的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是正常的、稳定的,面对侵略时才有必胜的把握。这个时候,为了保护人民生活的平安,社会的稳定,如法行事的管理者才可以进行战斗。此时的杀生罪业是轻微的。
“大王当知。行法行王。设是方便入阵斗战。尔时虽复杀害众生。而彼王得轻微少罪。非决定受忏悔能灭。何以故。彼法行王。为欲入战。先生三种慈悲心故。虽作此恶得罪轻微。非决定受。大王当知。彼法行王。为令众生。为护沙门护沙门法。为护妻子族姓知识。能舍自身及资生物。作如是业。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无量福。大王当知。若为护国养活人民。兴兵斗战。彼时国王。应当先发如上三心。敕令主将一依王教。如是斗者有福无罪。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085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佛眼看战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佛眼看战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