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劫盗分财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劫盗分财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糊口,便开始结伙打劫来往的商队。这天,一群盗匪在山谷隘口埋伏了许久,挨饿受冻之余,终于等到一个商队,抢得许多财货。
回到山寨里,群贼欢天喜地的开始分赃,货一字排开,按长幼顺序各自选取一份。眼看着光鲜亮丽的东西都被拿光了,最后只剩下一匹匹毫不起眼的布,大家都兴趣缺缺。年纪轻的贼儿眼眶不禁红
他好不容易在市集里挤得一个立足之地,刚开口叫卖时,一辆庄严的车驾奔驰而过,他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车子紧急停下来,一个商人满头大汗地奔下来探望,关心地问:‘你还好吗?’小贼拍拍一身尘土,撑着手上那匹布站了起来,心想:‘还好有这匹布护着,没跌个头破血流。’商人虽然连声抱歉,眼睛却直直盯着小贼手上的布。
‘小兄弟,你这匹布是上等的货色!’听商人这么一说,小贼一时瞪大了双眼。‘这是来自鹿野地区的钦婆罗,一种细羊毛织作的衣料,非
小贼一时也琢磨不出多少价,只见商人掏出了沈沈一袋钱,数也没数,便放入他的怀里,说:‘小兄弟,这
小贼喜孜孜地收下一大袋钱,忙说:‘没问题!’他想起山上还有一堆布,‘肯定要发大财了!’但是,当他大费周章找齐车马再回到山上隘口时,当初那堆看不上眼的布料,却一件也不剩了。他颓然坐在地上叹气:‘唉,只怪自己没见识,当面错失了现前的真宝!’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四》
省思:
一般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得失荣辱,而生憎爱、嫉妒、计较,终日于名利中汲汲营营、锱铢必较,反而处处结了恶缘,左支右绌、不得自在。佛法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如何摆脱贫穷、不如意的命运,累积真正的福慧资粮?佛陀教导世人以布施度悭贪,懂得‘舍一得万报’,扩大心量,才能广结善缘;知足乐道,拥有的是不生不灭、最尊最贵的心灵宝山。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134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劫盗分财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劫盗分财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