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7 09: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中国字都有它的意思,造字循着一定的法则,造每一个字时都有解释。中国文字依六法构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如“马”字有四条腿,“鹿”字上有一点,“羊”字上有两点,都表示鹿和羊都有角。“牛”有一撇,因为牛往旁边的那股牛劲很大,

佛教牌位知识讲解图片

所以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这六法都要懂。

此外,还有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有三千学生,通六艺的只有七十二人。礼是礼仪,乐是音乐;射是射箭

佛教基础知识讲课

,也包括武术。御,在古时是指驾驭马车,现在则包括开汽车、飞机、轮船等。书是书法,大体上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数是数学,所谓“知某数,识某文。”现在人造火箭、飞弹,都是本着数理发明而来的。好像用电脑按钮,来控制火箭飞得多远,这都不超出数理之外。

至于音乐,在佛教的唱念,就是属于音乐。敲木鱼有节奏,便有功德;若敲木鱼有脾气,或敲太大声,或太小声,便有罪过。唱赞是以音乐来供养佛,若一边供佛,一边发脾气,你想佛会高兴吗?本来用音乐供养佛是很有功德的,可是你一发脾气,唱也不好好唱,打法器也打得乌烟瘴气,那就有罪过了。

修行是从各方面着手的,无一处不是修行处;并不是打坐或拜佛才是修行,吃饭、穿衣,乃至一举一动都是修行。修行就是要调身、调心。调身是令身体不生疾病,保持健康,但不是矜矜贵贵,冷也不行,热也不行,渴也不行,饿也不行,把身体惯坏了。要用克制锻炼的功夫,只要不

佛教的知识和智慧

伤害它就可以了,不是把身体珍贵得像一块玻璃,碰也碰不得。要在日常生活里来锻炼,才是修行;行住坐卧,无时无刻不在修行。

修行不是说做早晚课才是修行,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合节奏、合规则,因为我们每个人自性,都有自己的“音乐”。要修得心平气和,不生烦恼,无人无我,没有无明。若嫉贤妒能,或好高鹜远,或想出风头搞个名堂,这些都不是音乐。每日修行合法,那就是音乐。把自己修得心平气和,陶冶性情,则根本不需要到外边去找音乐。就因为你心不平和,所以要假借外边的音乐来平衡自己。若心能平和,时常洋溢着一股祥和之气,那就是真“音乐”。

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全都包括在自性当中了。你若能终日不说一句废话,不打无谓的妄想,能把自己的心调得安稳泰然,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人无我,无是无非,你说这不是音乐是什么?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

佛教珠宝知识培训内容

知肉味。你若懂得自性的音乐,不要说肉味,连水味也不知了,酸甜苦辣也不知道了。这可以说是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境界了!各位要注意,切勿将自性当战场来斗争,那就不是音乐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uanhuashangren/1142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305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