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把「失去」当成习惯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6 0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把「失去」当成习惯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把「失去」当成习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

玄幻佛教知识

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天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担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东方伟大的宗教佛教有“布施”一说,“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婪之心,由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

佛教知识架构图片高清

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

庙是佛教还是道教知识

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六度”之首,既从迷惑的彼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

佛教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佛教

佛教有关知识的书

对于人世太深的人,它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切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中,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218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把「失去」当成习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把「失去」当成习惯;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5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