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广行布施。可以先从随喜赞叹开始,慢慢内心感化,自然随分随力,布施一切。
二常行布施。不可一次心血来潮,拿出相当多的钱款布施,造成这个月经济紧张,生活不便,然后又长时间不行布施,一曝十寒。我们既然发心布施,就要做到坚持,
三要正财正施。
四劝随缘布施。现在有些人执着于某项布施,比如专门放生,认为放生功德最大,又有人认为诸所布施,法施为最,所以拒绝余者布施,一定要刻印经书光碟。这都是偏执有缺,不为佛陀慈悲喜舍所提倡。对于一切布施,应随分随力,比如关于放生,人皆以为放生功德最大,但是那些道场放生园子里的生灵的饲养、救治,以及办公费用、汽车的汽油费等等杂款,也需要经费。我们行布施,不应贪功求大,真正的功德源自我们慈悲的心怀,面对众生的苦难,哪怕我们由衷的悲怀流下一滴泪,也为佛陀所赞叹。
五勿求名利。善事不留名姓,则功德犹巨。我们行布施是从慈悲角度出发,锅釜刀下,是为救它一命;刻碟印经,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阿弥陀佛做点事,不可借此炫耀。有塑造佛像,底部刻上捐者名姓,此与在佛像上刻“XX到此一游”何异?供奉佛像,鲜花灯果,大众右绕瞻礼,汝的名姓亦在其上,何德何能受大家如佛般礼敬?汝等削耗其福,迅猛快速,谁堪与比!
六者劝布施勿求回报。财富从布施中来,但因各人因缘不同,有的未必报在今生,有的虽报,而自身智慧浅陋,未能察觉。倘一心思得,则往往因失望而对布施丧失信心。要知道因果不虚,但事无求,则报亦巧妙。唯责己发心,勿求善果,果报终自殊胜!
凡相貌端正、聪明智慧、生富贵处、乃至终成佛道,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230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