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5 16: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你说你没有时间,你宁可念少一点,但是你要摄心专注,每一句佛号要听得清清楚楚。

第二个净念相继,当你的心把佛号听得很清楚、很专注的时候,你要慢慢把这个佛号怎么样?

变成片状。 我们讲由生转熟。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说念佛只有二句话而已,他每一次打佛七开示都是由熟转生、由生转熟,都这二句话。

由熟转生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平常很熟悉三界五趣的果报,把它由熟转生;

第二个、你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很生疏,由生转熟。

所以我们整个打佛七,这个观念我把它会归成二句话,就是──打得念头死,建立阿弥陀佛。就是把你三界的念头慢慢慢慢的消灭,把你对阿弥陀佛那个归依的念头慢慢建立起来,净土宗就是修这个而已,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我们净土宗的思考模式跟圣道门不太一样

佛教入门知识闽南佛学院

:圣道门是完全靠自己,什么事都靠自己的;净土法门是你要想尽办法,把佛陀的力量转成你的力量,这自他不二。

如何用佛教知识治愈抑郁症

这二个

中国的佛教入门知识有哪些

思考模式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二个都是向内追求。

我们要知道:净土法门虽然祈求外力,但是跟外道不一样。他是心外求法的;我们是向内安住的,我们讲过是由内而外,由内心的摄心专注、虔诚恭敬,来召感佛力加被的。

没有人一开始就注意佛菩萨什么时候现前,

佛教有哪些泠知识

修行不可以这样,这个地方要注意。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242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3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