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提心-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心迷,故无功德。然众生本有功德与诸佛之功德不差毫厘。佛之功德也是由众生发菩提心而成就的。不说在家居士未专学佛法,就是专学佛法的出家人,还有领会不过这意思来的。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应常作如是观,否则难觉悟。
释迦佛令我等众生念阿弥陀佛,究竟阿弥陀佛是何处来的呢?可以说是我们心中所化的,释迦佛化的。约化身说,才有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释迦佛,阿弥陀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佛互为主伴,提起一佛为主,余佛皆伴。主为能化,伴为所化,佛佛道同。又阿弥陀佛及释迦佛,皆毗卢遮那佛所化。毗卢遮那佛即性,报佛即相。法报不分,故起化用,可化现一切诸佛。以上所讲皆是有根据的。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还同魔说。”
华严经云:“一华藏世界海即一佛之报土,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为一华藏世界。”乃毗卢遮那佛之报土,此去西方十万亿佛土,较十不可说刹尘数,不过一篑土微尘而已。故古人云:“
凡圣无别法,唯一心之迷悟耳!法身是心体,报身是心相,化身是心用。心迷,故体相用皆迷。若一念念佛,可一念悟;念念
念至无能念所念,亦无身心世界,念即无念。杂念一起,即成障碍。此岂早上念几句,晚上念几句,所能念得成的吗?那怕念上千句万句,念不归一,只能种些许善根而已。此念佛之念应如铁帚一样,扫去一切杂念,虽一时扫不尽,也须减少。约位说,须经十信三贤,你我连十信位都够不上,所以要着力的扫,务必扫清方见太平。
何谓杂念呢?杂念虽多,不出念财、
念佛的好处,十方诸佛异口同音,尽未来际说,都说不完。故要常靠佛法僧,即念念皈依不舍。你我口中都会说是三宝的弟子,那里肯真实依靠哟!所以总被境转,就是活佛也莫奈我等何。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字字皆给众生下的阿伽陀药,令众生自转自悟。佛与众生只在一迷一悟耳,迷如隔万重山。
孟子曾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推人之所以异于佛也亦几希,岂非只在一迷一悟之间而已。因要转迷还悟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中随依一宝亦足以转烦恼心成清净心,久久自有功效。俗语:“杵头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如有相之法转之,实难转此无相心法,说易即易如反掌,说难亦难如登天。
昔庞居士说:“难哪难,十担油麻树上弹。”庞婆婆说:“易呀易,百草头上西来意。”灵照姑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饥来无念自然吃饭,困来无念自然眠。有念即众生,无念即佛。因有念不了故,念无念之佛以治之。你看倒底是易是难。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如此著力,怎样都是隔靴搔痒。释迦非是生来的释迦,弥勒亦非自然的弥勒,彼即丈夫,我亦尔。说的不相干,父子上山还是各自努力的好。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2708.html
以上是关于菩提心-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提心-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