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亲人所讲的一句话,因而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孔子的弟子颜琛,人虽聪明,但不立志,后来因为孔子的一句话:“你不愿意苦学,我也从来没有指望你成为大材。”颜琛经此刺激,闭门谢客,发心苦读,终于在三千弟子中获得成功。
唐朝时,丹霞禅师本来是一名士子,在进京赴考途中,遇见一位出家人对他说:“选官不如选佛。”他当下改变主意,到寺院出家参禅,而成为一代悟道的高僧。
为了一句话,有的人积极向上,发奋图强;有的人则消沉
有一家的父母,对来访的客人介绍自己的儿女说:“这个孩子没有出息,没有大用。”那知道小儿女听了之后,心想:“好,妈妈既然说我没有出息,说我没有大用,我是一个坏孩子,我就坏给你看。”
又有一个学校的老师,指着一个学生说:“你这么懒惰,一点都不像读书人,倒像个小流氓。”学生听了以后,“好,老师
同样的一句话,有人认为这是教育,这是鼓励,有人则认为伤害了尊严,从此一不作二不休。例如:有人
老师对学生说:“你们真笨!”有的学生就发心学习灵巧,不愿意做个笨拙的人,但也有的人听了:“我就是笨,我就做个笨人给你看。”
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解读,就有不同的结果。因此,父母师长对学生子弟说话
创办生命线的曹仲植先生,太太勉强他要皈依佛教,要他礼拜,他非常反感,几乎要成为叛徒。但一位法师在旁边说:“行佛就好,不一定要拜佛。”他听了非常开心,认为行佛我做得到,所以后来便成为佛教的一位大护法。
一位刘教授,有人劝他参与“九二一”的赈灾,他悭吝不肯捐钱倒也罢了,还放大声音说:“我什么人都不救济”。一位法师说:“难道要受灾的人来救济你吗”?一句话之下,当头棒喝,如梦初醒,后来一改而为一个乐善好舍的知识份子。
人要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对别人的影响之大,往往超乎想像,所以出言吐语,都应该要再三的思之慎之。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ingyunfashi/1276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