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随顺远离之道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4 15: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随顺远离之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随顺远离之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随顺远离之道

佛教-随顺远离之道
佛教-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比丘:‘凡是在寂静处修行的比丘,不论是在空地、林中或树下,都应当作如是修学──自我观察思惟:心中是否有爱欲的贪念生起呢?假使不能自我觉察,面对外在境界或面对喜爱的境相时,仍会生起贪爱的欲望,而这种爱欲之心是违背远离之道的。’

譬如有一人用

如何向知识分子谈佛教

尽全力划船,努力地逆流而上。可是,只要他稍有疲惫、懈怠,船便会倒退而行,顺流而下。同样地,比丘们若思惟净想之时,还会生起爱欲之心,是因为修习低下的方便法,行持不够淳净,所以仍会在爱欲中漂流,无法得到法益;由于心不寂静,心不专一,在净相中而生爱欲,随着这些境界流转、动荡,违背了远离之道。此时,必不敢自谓已远离五欲而得解脱。’

‘如果比丘在空地、林中或树下,作如是思惟:“我的心是否已远离爱欲了呢?”这样的比丘在面对喜爱的境界时,就能觉察自己的心而远离这些境界,随顺趣入远离之道。譬如鸟的羽毛,一入火中就会卷曲,无法舒展。同样地,比丘若能远离喜爱的境界,就是随顺远离之道。’

‘比丘应当如此了知,若于修习各种方便法门时,心无懈怠,得到寂静、止息

佛教知识大全30集

和安乐,行持淳净且一心专注,能远离喜爱的境界,并且随顺正道修行,便能说:“我已远离五欲而得解脱。&r

佛教基础入门知识书籍

dquo;’舍利弗尊者开示毕,诸比丘闻尊者所说,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十八》

省思: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故知,贪欲为诸苦之因,若能断除贪欲,则一切法无所依止,就能心无所住,不会为物

关于道佛教知识

所拘。面对境界时,若疏于觉察、觉照,则易起爱欲之心;若能严加觉察、觉照,则能远离爱欲,心无挂碍,清净自在。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303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随顺远离之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随顺远离之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19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