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4 03: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总结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可归纳如下几项特质:

1、三辈行因: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均须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的不同条件是:上辈生者,发心广大,出家行道,精进禅定,饶益众生。《 无量寿经 》汉译本赞叹出家功德云:“其有欲出身去家,舍妻子,绝去财色,欲来作沙门,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孙。”中辈生者:随分随力修诸功德,奉持斋戒,勤行念佛。下辈生者:无力修诸功德,应孝诚忠信,抽暇至心念佛。

三辈生者均须回向功德,愿求往生。三辈行因不同,品位遂判。三辈往生均属十方凡夫的行持。以信愿持名为正行,修诸功德为助行。以正行摄助行,念念间转一切因、一切缘、一切业、一切果为净因、净缘、净业、净果。皈依阿弥陀佛一乘愿海,即能成办往

佛教写的知识大全

生大事。

2、临终情景:净业行人念佛功夫的浅深,伏断烦恼的程度,决定临终见佛有胜有劣。上辈生者,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中辈生者,见阿弥陀佛化身与诸大众现前接引;下辈生者,如在梦中见佛。能感之机与所应之佛呈正相关。净业行人无论所见佛身胜劣明暗,悉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不经中阴身,弹指往生

电影中的佛教知识大全集

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自然长大。

3、生彼国后状况:诸往生者因生前净业因行有殊,故致往生净土后的功德受用迥异。上辈生者,华开见佛,闻法得忍,便即与诸菩萨一样,分身供养十方诸佛。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中辈与下辈往生者,华开见佛有迟速,闻经悟入有深浅。下辈往生者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可见净业

佛教基础知识問答一

行人精进修持,功不唐捐。释尊开示:净业行人在娑婆世界,“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

佛教珠宝知识大全书籍推荐

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无量寿经》)所以,净业行人应发广大心,勤苦修行,力争上辈往生。

除专修净业三辈往生者外,还有一类修持大乘其他法门,兼修净土,回向往生者。《无量寿经》(唐译)云:“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可见净宗念佛法门广大,可以接引摄受一切大乘行人。宗门教下的修行人,正应以西方净土为归宿。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1326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17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