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4 01: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听到佛号或者见到佛像就会流泪等等。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佛教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

一听到观音菩萨的圣号就会心安神静,有了安全感。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去在意它,更不能去追究它。要抱有一种平常之心对待它,否则轻者耽误在里面,重则步入与世隔绝的情况。

佛教入门知识书籍有哪些

所谓的道交感应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只要你心静一些,再细一些,这些情况都会出现。所以,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这些所谓道交感应,这不是你一个人独有的,也不是你一个人的神奇,是每一个人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更不要因为这些正常现象而迷恋,这样就误入学佛的歧途,断了自己的善根种子。

比如很多人说一念佛或者一提佛就会流泪,这是很正常的,是你自己的忆念前事或者爱或者恨而出现的情况。因为我们人类就是这样,有很多的不自觉,或者说控制不住的东西。当我们贪吃,想起什么好吃的时候,就会流口水一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些现象在《楞严经》里面描述的非常详细:“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夏安居佛教基本知识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所以,学佛不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人人都有的现象上面,更不要迷恋这些现象,这样只能把你的精力分散,让你逗留在路途的风光上面,浪费的人生。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用功上面,或者用在行菩萨道上面。这样我们的才能不空过这一生,否则就太惨了。

佛教是有很多

佛教中国化基础知识

的玄妙,这些玄妙就是平常生活的体现。庞蕴居士说的好:“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材”。我们往往偷懒,把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一股脑地用神通或者玄妙来解释,实际上是这非常害人害己的,害人是把别人蒙骗了,害己是把自己的功夫或者说应该做的事情耽误了。这与学佛是完全违背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要珍惜自己的人身,不要让自己的一生空过。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330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174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