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经中的「吉祥」含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无论带有吉祥二字的东西被送往何处或何人,吉祥总是与人们的心愿或言语有关:它是用来传送人们美好的内心祝愿的方式。若依丁福保所编的《佛学大辞典》所载,“吉祥”的大意是“吉事的兆瑞”;而在《经集·浅析》一文,它被释为“至福”。近来,我在读《吉祥经》(Mangala sutta)和《吉祥品》时体会到佛经中的“吉祥”,其实并不仅仅限于上面所提到的含意;它实际包含了那些可以导致自身、家庭平安幸福,乃至天下和平的诸种行为。现依《出曜经》略述如下。
一、吉祥的言语
语言是我们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同的言语又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恶言骂人,或言语中流露出憍慢蔑视人的态度,这样所招来的是怨恨;如言辞谦让、尊敬柔和,带给人的却是欢喜、理解和尊重。所以,佛陀教人正确地使用言语,用吉祥语,并且明确指出吉祥语具有以下德相:
二、吉祥的行为
依据《出曜经》上所说,吉祥就是指诸种可以致福的行为,可简称为吉祥行,亦称福行。它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闻: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因此,从自利的角度讲,多闻是自利的基石,它能令我们志向明了,智慧增长;能使我们掌握处理日常所遇问题的方法,能指导我们去获得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的步骤;能解除心中的疑惑;能明白止持和作持,是犯非犯,从而解除心中的恐惧与忧恼;或能明了诸法实相,从而修证涅槃。所以经中说“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rd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一个人要想谋得如意的生活也离不开多闻;如果没有知识和生活技能,或有知识技能而无灵通的信息,就难得其途,那么他的生活也难得如意;而博学多闻的人则不同,他们的生活道路就相对的要广得多,适应能力强,且被众人所敬重。因此,佛说“夫求爵位财,尊贵升天福,辩
(2)导致自身幸福的吉祥行。佛说:“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律身从真正,是为最吉祥”、“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这就是说,除了上面所提的多闻等是吉祥、致福的行为外,如果一个人能够以贤明或贤达的人为友,能够选择适合发展、生存的地方去居住,能够时常为自他双方造福积德,能律身从正,此等行为是吉祥、致福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去除自己的恶习、缺点,顺从和采纳真善美的东西以充实自己;能够避酒,知道自我节制个人的不良激情,居家的人不浸淫于色情,如此行为在佛陀看来皆是吉祥致福的行为。
(3)导致家庭美满的吉祥行。佛说:“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之行,是为最吉祥”、“若以弃非务,能勤修道用,常事于可事,是为最吉祥。”意思是,居家的人如能孝顺、恭敬父母,如已婚的人又能如法治理家务,有责任心地去履行那些抚养妻子、儿女时应尽的义务,不作荒唐耗财的事,这些就是致福的最吉祥行。当然,若人能弃除前非,弃除有损于人的幸福和国家富强的行为;且能勤奋地去进修导致正当生活的方法和技能,使之为生活服务;选择合法而又能够从事的工作去干,此类行为定是安全可靠、导致家庭美满、幸福的吉祥行。依《善生经》上所说,居家人应铭记的事情还有:①虐待老人、娇纵小孩对家庭不吉祥;②长辈不教育晚辈,小孩不学无术,对社会习俗不吉祥。
三、吉祥心
在佛陀看
这里的“得道者”,不光是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讲的,它实则包括了那些有德、有技能、有智慧的人们。在南传佛教国家里,人们相信能够通七种语言的人就是半个仙人,所以,“天人”也包括了具有多种高级技能的人们。佛陀的意思是,如富有的人、或国王或大臣若能诚心奉养那些“得道者”,尊敬和任用他们,这是最吉祥的行和心。否则,对国家和天下不吉祥。总之,佛经中吉祥的意思总括了言语、行为和心愿三个方面,而佛陀所说的吉祥义,又重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致福的行为。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zhishi/1352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经中的「吉祥」含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经中的「吉祥」含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