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罗睺罗的眼泪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3 06: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罗睺罗的眼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罗睺罗的眼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罗睺罗的眼泪

文化-罗睺罗的眼泪
文化-罗睺罗的眼泪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

佛教冷知识图片大全

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论

佛教瓷器知识介绍视频大全

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动怒,时时与人亲切和蔼的感觉,则必须拥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源自于「慈悲」。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罗侯罗出去托钵,受到一群无赖汉戏弄,有人把泥沙放进舍利弗的钵内,有人打了罗侯罗一拳,血从面颊流了下来,但他俩都不理会那些无赖汉的欺侮,径自走了。舍利弗告诉罗侯罗:「你不要生气,我们要怜悯众生,起慈悲心,这是佛陀教我们的;这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

罗侯罗流着泪回答说:「我没有生气,也不埋怨,我很感谢

关于佛教知识的考题

佛陀,教导我慈悲的心念与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为了众生辛勤地教化,而众生却如此的顽劣,心中充满憎恨,逞强欺弱。社会的动乱与天下的灾祸,就是起因于众

阐述遂宁佛教文化知识

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为悲悯他们,才流泪啊!」

大家若像舍利弗与罗侯罗一样,以慈悲心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事,自然能够拥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对逆境亦能忍耐,不现怒容、不出恶言;并且怜悯那造作恶业的人,而不生瞋念之心。

若社会上人人都以慈悲心与忍辱行相互对待,那还会有动乱与灾祸呢?必然是人人幸福、处处吉祥啊!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370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罗睺罗的眼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罗睺罗的眼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143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