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万般烦恼的根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万般烦恼的根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槃寂静”。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间不管如何差别动乱,在悟道的人看起来,千差万别仍然归于平等,动乱颠倒终亦归于寂静。
日本铃木大拙在欧洲弘扬禅宗时,有人问他:“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是什么?”铃木大拙
我们心中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恶念心、自私心……所有这些妄动的心,要用正动的心去对治它。
先有慈悲心,后能进入静心。什么是静心呢?平等心是静心,广大心是静心,菩提心是静心,寂静心是静心。
其一,静心就是对感情不执不舍。
其二,静心就是对五欲不
其三,静心就是对世间不厌不求。
其四,静心就是对生死不惧不迷。
总之,我们在这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如此就可在静心中过着美满的生活。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ingyunfashi/1405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万般烦恼的根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万般烦恼的根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1139.html。